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帝王

第7章 张艺使齐

大秦帝王 一颗绿竹 3388 2025-05-04 15:29

  另一边,张艺身着粗布麻衣,风尘仆仆地踏上前往齐国的路途。一路上,马蹄扬起尘土,他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得长长的,显得孤独又坚定。

  黑冰台的情报系统为他提供了关于齐国的详尽资料,如同在黑暗中为他点亮一盏明灯。他对齐国的国力、军事部署、政治局势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都已了如指掌。齐王姜白重用丞相管乐和大将军孙亥,在他们的治理下,齐国日益强盛,直追魏国。但张艺深知,丞相管乐老奸巨猾,想的必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法,不会轻易同意出兵魏国。而大将军孙亥,精通兵道却曾败于庞衍之手,这正是突破口。

  基于这些信息,张艺在心中反复谋划着此次出使的策略。

  齐王姜白,乃是一代雄主,有着重用贤臣的英明。他深知人才乃国家之根本,对丞相管乐和大将军孙亥极为倚重,在二人的辅佐下,齐国逐渐走向强盛,国力直追魏国。但他也有着多疑警惕的一面,毕竟身处权力的巅峰,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心生疑虑。

  面对这样的齐王姜白,张艺打算以雄霸天下为诱饵来展开劝说。他会向齐王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卷,若齐国此次能助秦国击败魏国,魏国的土地、财富、人口都将纳入齐国的版图。齐国将一跃成为真正的霸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而齐王姜白的名字,也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千古一帝。齐王本就有着称霸的野心,张艺相信,这一诱饵定能让他心动不已。不过,张艺也明白,齐王多疑的性格不会让他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话,所以他会准备好详实的证据和合理的分析,来打消齐王的疑虑,让他相信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丞相管乐,老成持重,是齐国的改革功臣。他对齐国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让齐国从弱小走向强大。在政治上,他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官僚制度,使得国家政令畅通,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方面,他推行农商并重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商业贸易,让齐国的经济迅速繁荣起来。

  管乐有着明显的鹬蚌相争心态,希望秦国和魏国两败俱伤,齐国好坐收渔翁之利。张艺深知,要说服管乐出兵魏国,并非易事。他打算从齐国的长远利益出发,阐明秦国若被魏国灭掉,魏国实力大增,齐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到那时,齐国再想抵御魏国,就难上加难了。而且,张艺会承诺,秦国若得齐国相助,定会给予齐国丰厚的回报,包括土地、物资等方面的补偿,让齐国在战争中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张艺相信,凭借自己的口才和精心准备的策略,一定能说服管乐,改变他的立场,支持齐国出兵魏国。

  大将军孙亥,精通兵道,战功赫赫,是齐国军中的骄傲。然而,他也有着难以忘怀的耻辱,那就是曾经败于魏国上将军庞衍之手。这一战,让他名誉扫地,也让他心中充满了对庞衍的仇恨和对一雪前耻的渴望。

  张艺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决定以一雪前耻为突破口来劝说孙亥。他会告诉孙亥,此次秦国面临魏国的进攻,正是齐国出兵的大好时机。如果齐国能在这个时候出兵援助秦国,不仅可以击败魏国,还能让孙亥亲手击败庞衍,洗刷曾经的耻辱。张艺会向孙亥分析当前的战局,阐述齐国出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孙亥相信,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也能让自己的名声重振。孙亥本就对庞衍恨之入骨,张艺相信,只要稍加引导,孙亥一定会全力支持齐国出兵魏国。

  齐国,朝堂。

  张艺目光如炬地扫视着群臣,朗声说道:“齐、魏两国,本为邻邦,然矛盾重重,早已积怨颇深。魏国素有称霸中原之心,其野心勃勃,从未停止过对周边国家的侵扰。齐国与魏国领土接壤,魏国多次在边境制造事端,侵占齐国的土地,掠夺资源,这已然是公开的秘密。”

  他进一步阐述道:“魏国地处中原腹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而齐国虽也有广袤领土,但在资源上与魏国相比,仍有差距。魏国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日益逼近齐国,这对齐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倘若齐国坐视不管,任由魏国强大起来,将来必会危及齐国的生存。”

  张艺话锋一转,说道:“如今秦国与魏国交战,正是齐国的好机会。若齐国能趁此机会与秦国结盟,共同对付魏国,不仅能削弱魏国的实力,还能报边境被侵之仇。一旦魏国被击败,其领土和资源将重新分配,齐国定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成为真正的霸主。”张艺的这番说辞,让齐国朝堂上的群臣陷入了沉思,齐魏之间的矛盾,确实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齐国朝堂上,张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对齐国助秦击败魏国的利益进行了深入分析。

  张艺的提议在齐国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些大臣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有大臣说道:“秦国与齐国相距遥远,若齐国出兵援助秦国,难免会劳师远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对齐国来说得不偿失。”

  张艺微微一笑,回应道:“劳师远征固然会消耗资源,但若齐国不出兵,秦国一旦被魏国击败,魏国的实力将大大增强,届时齐国将面临更大的威胁。与其等到那时被动应战,不如现在主动出击,以较小的代价获取更大的利益。”

  又有大臣提出:“齐国与魏国之间虽有矛盾,但也并非不可调和。若齐国贸然出兵,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争,给齐国带来更多的麻烦。”

  张艺反驳道:“齐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并非轻易可以调和。魏国的扩张野心从未停止,齐国若一味退让,只会让魏国更加猖狂。现在秦国与魏国交战,正是齐国解决与魏国矛盾的好时机。若齐国能趁机削弱魏国的实力,齐国今后的发展将更加稳定。”

  还有大臣担心:“齐国出兵援助秦国,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安,导致齐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张艺沉着应对:“齐国出兵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并非针对其他国家。其他国家若能理解齐国的立场,自然不会与齐国为敌。况且,齐国可以与秦国结盟,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齐国完全有能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保持与其他国家的良好关系。”张艺的巧妙反驳,让反对的声音渐渐平息,齐国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愈发凝重。

  丞相管乐出列,说到:“我齐国为何不待秦楚两败俱伤之后再出兵,到那时我大齐必可一战败魏国,最终称霸七国,为将来一统天下奠定好基础。”

  “管丞相好计策,但岂不闻唇亡齿寒之理。秦,苦寒之地,民生疲敝,目前只能据函谷关而守,完全无力大战,此刻已至亡国灭种之时,待到魏灭秦之后,魏国实力必然大增,齐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到那时,齐国再想抵御魏国,就难上加难了。”

  “况且,魏国上将军庞衍,世之名将,天下难逢抗守,便是你齐国大将军孙亥都曾败于他手,我秦国自知难以抵抗,但我老秦人愿以胸中一腔热血去抗争,庞衍再强,我老秦人也敢战。只是不知,齐国可否有人敢战庞衍,是否闻听庞衍之名就已然被吓破胆了,全无奋战之心。”

  张艺沉稳的说完这番话,眼中带着讥讽的看着齐国上将军孙亥,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放肆,秦使安敢辱我。”孙亥看着张艺,眼中带着杀气。

  “王上,臣请领10万雄兵攻伐魏国,臣必大败庞衍,以雪前耻。”

  “大将军好志气,我相信败庞衍者,唯大将军而。”

  张艺说完之后,转向齐王姜白说道:“为巩固齐秦两国之谊,臣代表秦王,愿与齐国结为烟亲。”接着,他详细阐述联姻之策的内容,表示秦王愿迎娶齐国长公主姜紫为王后,以两国联姻之喜,共庆秦齐之好。

  实际上,张艺此举另有深意。他表面求娶长公主,实则是为了二公主姜兰。长公主姜紫权势欲极强,且母族势力庞大,若她嫁入秦国,必会为秦国带来诸多复杂的后宫与朝堂纷争。而二公主姜兰,柔弱秀美,不争不抢,没有太强权势欲,既符合秦王对王后的期望,也能让齐秦联姻更为纯粹稳定。张艺深知,只有娶得二公主姜兰,才能真正实现联姻的目的,为秦国在齐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也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他相信,齐王姜白在权衡利弊后,定会考虑二公主姜兰嫁入秦国。

  “此次朝会暂时结束,秦齐之盟待我与诸位大臣伤害好后再答复秦使,至于联姻人选,寡人还需再思虑一番。”

  “诺,拜谢齐王,张艺于齐宫外静候佳音。”看齐王的表情,张艺知道,此次出使的目的已然初步完成,接下来只能等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