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拾遗子

第18章 风舵篇·辛·暗礁经

拾遗子 拾遗士 3428 2025-05-05 15:07

  一、进京章

  哪怕顺利地见风使舵,但不料水中有暗礁,变舵后反而不可避免的撞上了,也会导致船只的沉没。所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拾遗子与弟子过居庸关,见长城蜿蜒。弟子指关内方向问:“李自成打进北平,为什么只做了四十多天皇帝?”拾遗子叹道:“因为他进城后做了三件触礁的事,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弟子疑惑:“哪三件事?”拾遗子说:“第一,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抢明朝官员的钱,抢老百姓的粮食,把‘义军’变成了‘匪军’。第二,逼反吴三桂,抓了吴三桂的父亲,抢了他的小妾陈圆圆,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第三,没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以为天下已定,天天在皇宫里办登基大典,却不管清军和吴三桂的联军已经杀过来了。”

  “那他该怎么做?”弟子追问。拾遗子答道:“该像刘邦进咸阳那样,约法三章,安抚百姓,拉拢吴三桂这样的关键人物。李自成以为‘见风转舵’就是进城当皇帝,却忘了‘民心’和‘信义’是不能碰的礁石。他的船本来顺风顺水,却因为触礁太快沉没了。”

  二、失德章

  拾遗子在朝歌故地,遇老叟谈商纣王。老叟说:“纣王力能举鼎,为什么会亡国?”拾遗子答道:“因为他把‘残暴’当‘风’,最后撞到了‘民心’的礁石。”

  老叟问:“他不是很有本事吗?”拾遗子说:“本事再大,没德行也不行。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建‘酒池肉林’,让百姓没饭吃;发明‘炮烙’等酷刑,把忠臣比干挖心,把箕子关起来当奴隶。他以为靠武力就能压服天下,却不知道百姓早就恨透了他。”

  “所以周武王伐纣,大家都支持?”老叟悟到。拾遗子点头:“是的。周武王起兵时,商朝的士兵临阵倒戈,帮周军打纣王。纣王兵败自焚,不是输给了周武王,是输给了自己的暴行。见风转舵不能碰‘伤民害义’的礁石,否则船开得再快,也要沉。”

  三、背约章

  拾遗子与弟子论楚汉相争,弟子说:“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最后众叛亲离?”拾遗子答道:“因为他把‘背信弃义’当‘转舵’,触了‘信义’的礁。”

  弟子问:“他不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吗?”拾遗子说:“神勇没用,得讲信用。项羽杀了楚王熊心,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把刘邦赶到汉中,又随意改封诸侯,把好好的分封变成了‘抢地盘大会’。诸侯们人人自危,自然跟着刘邦反他。”

  “所以刘邦能赢,是因为项羽失约?”弟子追问。拾遗子答:“是的。刘邦虽然没项羽能打,但他遵守约定,入咸阳不抢百姓,还和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项羽却像一个乱转舵的船夫,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把乘客都晃到水里去了。见风转舵可以变策略,但不能变底线,否则船会翻。”

  四、篡逆章

  拾遗子过汉代古墓,见“新朝”碑刻。弟子撇嘴道:“王莽篡汉,为什么很快就失败了?”拾遗子答道:“因为他把‘复古改制’当‘风’,却撞了‘现实’的礁。”

  弟子疑惑:“他不是想做好事吗?”拾遗子说:“想做好事没错,但方法错了。他把土地收归国有,禁止买卖,说是学周朝的‘井田制’,却不管现在是汉朝,土地早就不是贵族的了,农民和地主都反对。他发行几十种货币,连乌龟壳都当钱用,把市场搞得一团糟,商人没法做生意,百姓也拿不到真钱。”

  “所以绿林军起义,他挡不住?”弟子问。拾遗子点头:“是的。王莽以为‘见风转舵’就是换制度,却不知道制度要适合时代。他的船是用‘空想’做的,一碰到‘现实’的礁石,马上就沉了。”

  五、多疑章

  拾遗子在洛阳,与士人论曹操。士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拾遗子笑道:“因为他知道有些‘礁’不能碰,比如‘忠君’的民心。”

  士人问:“他不是‘奸雄’吗?”拾遗子说:“曹操是聪明的‘奸雄’。他迎汉献帝到许昌,给了自己‘奉天子讨不臣’的正当性,但始终没称帝,只当魏王。他知道汉朝虽然衰落,但‘忠君’思想还在百姓心里,称帝会触礁,引来天下人反对。”

  “那曹丕为什么能称帝?”士人追问。拾遗子答:“因为曹操已经打好了基础,曹丕继位时,汉朝的民心已经差不多没了,而且曹操的旧部都支持改朝换代。曹操不称帝,是避开了‘篡逆’的礁石;曹丕称帝,是因为礁石已经被搬开了。见风转舵要看清哪里有礁,什么时候能过。”

  六、叛乱章

  拾遗子过潼关,与老叟谈安史之乱。老叟说:“安禄山那么会打仗,为什么叛乱还是失败了?”拾遗子答道:“因为他触了‘民心’和‘忠义’两块礁。”

  老叟问:“怎么说?”拾遗子说:“安禄山是胡人,靠阿谀奉承当上三镇节度使,却起兵反唐,百姓说他‘忘恩负义’。他打下洛阳、长安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比唐朝的贪官还狠,百姓都盼着唐军收复失地。”

  “所以郭子仪能打败他?”老叟悟到。拾遗子点头:“是的。安禄山的叛军就像一艘装满炸药的船,他自己就是点火的人。见风转舵如果靠背叛和残暴,就算一时顺利,最后也会撞上‘正义’的礁石,炸得粉碎。”

  七、激进章

  拾遗子在汴梁,与商人论王安石变法。商人说:“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不是为了国家好吗?”拾遗子答道:“因为他太急了,没看清前面有‘官僚腐败’和‘百姓习惯’的礁。”

  商人疑惑:“变法不是要快吗?”拾遗子说:“快不一定好。‘青苗法’让官府借钱给农民,本来是好事,但地方官为了政绩,强迫农民借钱,利息比高利贷还高;‘免役法’让百姓交钱免劳役,却让穷人更穷了。王安石以为‘转舵’就是换方向,却没看到船上的人还没准备好。”

  “所以司马光废除新法,百姓反而高兴?”商人追问。拾遗子答:“不是高兴,是无奈。变法触了‘官僚执行’和‘民生实际’的礁,再好的想法也会变成坏事。见风转舵要慢慢来,先试探水深水浅,别一下子就往礁石上撞。”

  八、奢腐章

  拾遗子在南京,与弟子论太平天国。弟子说:“洪秀全打下南京,为什么很快就败了?”拾遗子叹道:“因为他进了南京就忘了‘初心’,撞上了‘贪图享乐’的礁。”

  弟子问:“他不是要‘平均分配’吗?”拾遗子说:“一开始是这么说的,但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盖豪华宫殿,选很多妃子,和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争权夺利,甚至发生‘天京事变’自相残杀。士兵们在前线打仗,他们在城里享受,百姓看出他们和清朝皇帝没区别,自然不支持了。”

  “所以曾国藩的湘军能打败他们?”弟子追问。拾遗子答道:“是的。太平天国的船本来是靠‘民心’推动的,却因为触了‘腐败’的礁,慢慢沉了。见风转舵不能丢了根本,否则风再大,船也会漏。”

  九、误断章

  拾遗子在天津,与士人论袁世凯。士人说:“袁世凯有兵有枪,为什么复辟帝制失败了?”拾遗子笑道:“因为他以为‘皇帝梦’是‘风’,却不知道‘民主共和’才是真的风,他撞了‘时代潮流’的礁。”

  士人问:“他不是很会投机吗?”拾遗子说:“投机没错,但不能逆着大势。辛亥革命后,百姓好不容易推翻皇帝,袁世凯却想自己当皇帝,搞‘洪宪帝制’。蔡锷、唐继尧等人起兵‘护国’,连他的北洋部下都反对,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已经过时了。”

  “所以他只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士人悟到。拾遗子点头:“是的。袁世凯就像一个在高铁时代还想推广马车的人,不管他怎么吆喝,大家都不会买账。见风转舵要跟着时代走,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十、贪权章

  拾遗子在武昌,与老叟论张之洞。老叟说:“张之洞办洋务,为什么最后没救活清朝?”拾遗子答道:“因为他不敢碰‘制度’的礁,只在表面‘转舵’。”

  老叟问:“他不是建铁厂、修铁路吗?”拾遗子说:“这些都是‘船’的装饰,不是‘船’的龙骨。清朝的问题是制度腐败,官员贪污,科举埋没人才,张之洞却只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旧制度’是根本,只学西方的技术。结果铁厂管理混乱,铁路被官僚把控,和没学一样。”

  “所以洋务运动是‘触礁’了?”老叟追问。拾遗子答:“是的。张之洞的船在‘旧制度’的礁石群里打转,看似在转舵,其实一直在原地绕圈子。见风转舵如果不解决根本问题,再怎么转也出不了险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