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前的小广场上,聚集着不少人,因为营老爷的队伍是比较庞大的,除了英歌舞队之外,还会有舞狮队,标手,牌手,轿夫等等,好不热闹,此时是中午饭点的时间,所以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在榕树下开始吃了起来。
英歌舞的队员画了脸谱,为了避免将脸谱上的涂料吃进了胃里,尽量张大着嘴巴将饭送进嘴来,特别的小心翼翼,又显得有些滑稽。
人群之中,一个高瘦的少年穿着黑色夸衣,其头插金花,戴红绸武冠,既有几分英武之气,又显得十分的醒目,脸谱黑白相间,时迁角色的装扮,便是陈情河的徒弟李培明。
他与陈秋英同龄,是一个十分开朗的男孩子,笑起来还有浅浅的酒窝,见到了两人过来,便是主动挥起了右手。
平日里,李培明也总会上门玩闹,与两人关系还是很亲密的,有时候也会与陈秋英一起在天井处练习英歌舞。
陈秋英总是十分的好胜,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总是追求完美,甚至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到一模一样,但是李培明则是显得有些随意,偶有争执,这个时候,陈秋月作为姐姐,往往就会出来拉架,最后一般都是以李培明的认怂为止。
陈情河作为他的师傅,实际的年龄与他隔了一辈,所以他与两姐妹就只能各论各的辈分了。
原本陈情河这个年纪,基本是不会收徒弟的了,而且对于英歌舞来说,有了师徒之份,那关系就跟半个儿子一样,不过李培明的身体天赋确实好,这才使得陈情河最终决定收了这个弟子,但是因为腰伤,也做不了什么示范动作,好在李培明的悟性也是非常不错的,只需陈情河稍加指点几句,便能领悟,然后将动作完成出来,当然了,他的想法也是不少,只不过总是有些天马行空,幻想着跟那些古代的武侠英雄一样“飞天入地”,不过在被地心引力拉回了现实之后也就老实了。
知道了两人的来意之后,李培明一开始是有些惊讶的,不过很快就理解了,毕竟陈秋英学了这么多年的英歌舞不就是为了上台表演嘛,只是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容易。
安平村的英歌队本就是声名在外,这些年来获奖无数,如今还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即刘木火成为了安平英歌队的非遗传承人,其历史更是久远,据说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呢,不过都是口口相传就是了,并没有留下什么文字记载。
但是在老队长刘木火那里,倒是保留着一对好几百年留下来的英歌槌,漆着铜黄色的油,看起来历经沧桑,然后被供奉了起来。
听村子里的老英歌们说,这双槌可是用明代沉船的铁木打造而成的,被众人视作宝物,如今早就包浆了。
作为传统的英歌舞强村,这传承做得自然是很不错的,并不像别的村子,人员缺少,表演时,因为有些村子比较小,所以英歌人也少,还得别的村子“借”,这才能够进行表演,但是安平村自然就不需要,每年都会有不少实力出色的少年出现,因此人员上并不缺人。
再者,陈情河与刘木火之间还存在着恩怨呢。
这个事情不但是英歌队中的人都知道,就连村民多多少少也是知晓的,毕竟陈情河的腰受伤一事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闲言碎语几句,自然就都知道了。
当年两人一同竞选的队长之位,就是所谓的创新派与守旧派之争。
陈情河的实力非常之强大,特别是蛇步,对于英歌舞的动作也颇有研究,安平村英歌队现在的一些动作套路不少都与陈情河有关的,要么是其改良过的,要么则是其自创的,所以他们这些人就觉得英歌舞的发展需要创新,特别是需要更加专业的动作,以此来彰显英歌舞不凡的地位。
当然了,刘队长的本事也是不小,他的节奏感特别强,铜锣班的灵魂人物,司大鼓的时候整个节奏都握在他的手里,那种感觉,太强大了,就像操纵着所有英歌队员一样,所以他们就觉得安平村的英歌舞已经足够优秀了,很多人并不能做到极致,所以更多的应该继续深耕,而不是创新。
后来陈情河在一次训练时不幸摔倒,导致腰受了伤,自然就失去了竞选队长的机会,而正是这一次严重的伤势,使得陈情河再也跳不动英歌舞了,一直都得敷药治疗。
这些年来,就是李培明自己,作为陈情河的弟子,也总是受到了他们那些人的打压,有时训练,刘成这些人就会故意来找茬,因此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虽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安平村四个姓氏,竞争自然就更加大了,所以也算正常,好在团队里面始终推崇的就是能力为王,所以李培明自然也会受到不少老英歌的庇护。
如今对于陈秋英来说,就更加不会允许其参加了。
两人在知道了村子英歌队的这些事情之后,也是十分惊讶,不过也没有着急,等着李培明给出建议。
陈秋英眼尖,则是指了指李培明的那松垮的绑腿,那里原本该是用潮绣八宝纹的绸带紧束着的,如今则是系着条机织尼龙绳。
李培明笑了笑,便是紧了紧腿根,毕竟师傅也常说,“这衣冠不正则战魂不聚”,英歌人就该有英歌人的样子。
思忖一番之后,李培明还是答应了两人,会帮忙想办法的,于是约定晚上的时候再过来好好商讨一番。
陈秋英有些失落,一贯以小滑头出名的李培明没有给出好的办法,归途的巷弄浸在正午的烈光下,于是大力的将石子踢进污水沟里去,惊起数只绿头苍蝇,嗡嗡的直飞更深的角落里去,而污水表面浮着的斑斓油膜破裂之后又重新聚拢起来,映出她那扭曲的倒影。
远处营老爷的鼓声隐约传来,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了太阳穴上,突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