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港岛1977:打造东方荷里活

第39章 《调景岭的春天》红到发邪

  “好嘞!”

  阿梅高高兴兴地拿起电话,联系剧组成员。

  公司里的人听到卢同要请客,纷纷欢呼:“卢生大气。”

  在港岛,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完成后,举行杀青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习俗。但杀青宴往往不是制片公司出钱请客,而是剧组人员聚在一起庆祝,aa制付款。有时候,导演和主演会付大头。

  旭日影业比较阔绰,每次杀青,卢旭都会从公司账目上挪一笔钱,请剧组全体人员到小吃摊聚餐。

  一次花销不到两千,主打“让大家快乐快乐”。

  散的是小财,聚的是人心。

  在港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邵氏的剧务申请拿廿蚊买一百个馒头,用于补贴提早出外景的剧组成员,但是邵意夫以十蚊可以买一百个馒头拒绝了。最后,吃不到早餐的剧组成员集体罢工,邵意夫损失上万。

  所以,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卢家人就深谙其道。

  小恩小惠最能笼络人心。

  卢旭从剪辑室出来,昨日的容光焕发已经开始退散,略微发福的身材开始散发出浓烈的班味。

  果然,在这个世上,只要你上一天班,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都会染上社畜的班味。

  卢同幸灾乐祸地打招呼:“老豆是熬夜剪片子了?”

  “对啊!”卢旭伸了个懒腰,踉踉跄跄地往三楼的休息室上走,“等老子新片上映,定叫那群人好看。”

  卢同猛地想起,他还不知道老豆拍的剧本讲了什么,索性一并上楼,去档案室查看。

  剧本《调景岭的春天》摆在架子的第二层,很醒目。

  故事不复杂。

  1975年9月。

  圣保罗堂唱诗班的才子钟华年满18岁,按照规矩,他要离开唱诗班。钟华家境平寒,主教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派往调景岭教堂担任司琴,组建唱诗班。

  钟华来到教会创办的学校,寻找有天赋的孩子。然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孩子们对钟华的提议不感兴趣,甚至还故意捣乱。但钟华没有放弃,他耐心地说服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嗓音条件和特点,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声部。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了解到每个孩子背后的故事。

  唱诗班里年纪最大的是阿强,他的阿爸是党国老兵,阿妈以前是百乐门的歌女。阿爸酗酒,阿妈为家庭操劳,却被阿爸看不起。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阿强从小觉得,付出的人就该被享受的人斥责,他常常故意捣乱,想要让钟华难堪。

  钟华没有生气,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他发现阿强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便让阿强在合唱团中担任重要角色。在音乐和爱意的感化下,阿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除了阿强,阿美也是问题女孩。她的家庭很穷,不得不靠偷窃填饱肚子。钟华深知授之以渔的道理,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阿美,只有把歌唱好,以后不偷不抢也能吃饱穿暖。

  平安夜的前一周,钟华通过自己的人脉接到一个演唱工作,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孩子们。

  平安夜当日,钟华带着孩子们用修补的乐器唱响《奇异恩典》,九龙巴士的车灯照亮石阶,离散的乡音在维多利亚港上空凝结成星光。

  孩子们很高兴,他们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到钱了!

  调景岭唱诗班名气越来越响,钟华每周末都带着孩子们演出挣钱,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唱诗班。

  教会又派来一位司琴,明帼,但他教导孩子时很随意,没有钟华的耐心和包容。

  七六年底,钟华挪出一部分钱,给调景岭修建了一座教学楼。

  调景岭,似乎迎来了春天。

  1977年10月9日,钟华照常带领孩子们练习唱歌,村民要求,明日,钟华必须带着孩子们前往庆典,演唱《三民主义歌》。

  钟华和去年一样,拒绝了。

  次日,自由总会派人通知钟华,钟华依旧拒绝。马仔恼羞成怒,举枪威胁钟华,钟华严厉拒绝。孩子们尖叫着要保护钟华,混乱中,黑星铁枪走火,钟华中弹身亡。

  钟华去世,明帼回到教会总部,唱诗班解散,孩子们又恢复了从前的苦日子。

  二十年后,七月一日,昔日唱诗班的孩子在五星红旗下演唱——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看完剧本,卢同只觉得手臂上窜出一层鸡皮疙瘩。

  妈的,燃起来了!

  果然,泱泱华夏人才多,个个都是大阴阳家。

  字字不提党,句句歌颂党!

  这剧本简直红得发邪!

  不敢想象,童会长看到这部电影会气成什么模样。

  “这么燃的剧本,港岛影史上怎么都没什么人拍?”

  卢同疑惑了一瞬,突然想起,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左派电影公司在这个时期混得相当凄惨。

  再过五年,新长城、凤凰和新联将合并为银都机构。

  但自己胎穿后搞了不少事,不仅让老豆挽救了即将没落的新长城,还通过院线改革吸引了一批中立派,充足的片源减少了三大电影公司不必要的开支,南方影业也逐步布局海外市场,让出品公司获取更多利润。

  卢同做这些事的目的是赚钱,但架不住“蝴蝶效应”。

  量变引起质变。

  华南影联多出几位优秀编剧,也不是不可能。

  卢同把剧本放回书架,目光在不经意间扫过那一排剧本,全是老豆被人忽悠去拍摄的电影。

  《寮屋区》:记录港岛非原著居民的苦难生活。

  拍摄目的:筹款。

  评价:100%贴合现实,艺术加工成分不足5%,建议放进历史馆收藏。

  《茶果岭》:以茶果岭天后庙为主要拍摄地,通过参拜之人,折射茶果岭一带民风民俗。

  评价如上。

  ……

  扫完这一圈,卢同仿佛看见了数百万港元被丢进焚化炉。

  气得心肝疼。

  “以后别让老豆拍电影了,快改行拍纪录片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