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证实突破
国家新能源重点实验室,今天随着考察小组的进驻,主实验楼的人员大多已经被清空,保卫室也被国安外勤接管。
这个专门派往深城的考察专家组的人员,不是能源电池领域院士,就是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再加上气态锂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由不得他们不谨慎。
面对老齐的询问,黄处长笑出声,从实验桌上拿起《气态锂离子电池产品规格书》。
“达到了!而且是反向虚标...实测超过了原参数!”他翻开参数页,指尖在能量密度数据上一划:“理论值标 48Wh/L,实际测试50,误差±2!循环寿命写3000次,实验室跑了3150次还没衰减!”
“胡闹!”听到都已经开始做寿命测试了,江教授的暴喝盖过全场,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浑圆:“送检十块电池,现在只剩五块了!你们这些老家伙连损坏性测试都先做了!”
嗯!凭什么不是我老江来做。
没办法!这循环寿命,可是电池的必要的数据,不然只是做些皮毛测试,那就没意义了。
不过,好在只要超过3000次的循环寿命,就足够证明气态锂电池报告书上参数的真实性了。
现在一般的厂商送检的做法,哪个不是默契的送三组电池,然后选最好的一组认证数据。
谁有陈默这么“老实”,说送检是一组十块电池,就真送十块,产品报告书里的参数,还自砍一刀,反向虚标。
江教授这时候,反而对这个老林的这个门生非常有好感了。
对方除了是个货真价实的天才以外,还很还很踏实本分。
在如今学术浮躁、数据注水成风的大环境下,陈默却像块璞玉,不夸大成果、不投机取巧,用实打实的技术说话。
这种“笨功夫”里藏着的“较真”精神,很合江教授的胃口。
这...怎么就跟了老林这个学术混子了呢!
嗯!其实林副院长还真算不上学术混子,只是他现在重心没放在技术上了而已。
反而当初林副院长还反向“啃老”陈默,利用陈默的SCI作为参考,水了一篇综述。
技术混子啃老天才门生,这就是江教授现在的想法,陈默...被老林耽误了啊!
这要是自己的门生,那会给他读研读一半,又去造什么手机啊!
江教授摩挲着实测报告上密密麻麻的原始数据。
要不和老林商量商量...让他别误人子弟了!自己虽然不才,但是对于培养学生还是有些心得的。
“你老江凭什么要拿一块啊!谁还不是个院士了,就你脸大!”
“就是!就是!”
江教授突然想起什么,在口袋里乱摸:“对了!陈默那可是我...”话到嘴边又被专家们新一轮争吵淹没。
就你老江牛,这在场的专家里,谁还不是个院士,谁还不是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了。
实验室里,某院士正偷偷往防爆箱塞电池,被眼尖的同行揪住白大褂。
“周院士!你这是不守规矩啊!”
周院士放下液氮罐,夹着防爆箱,双手一摊:“你们先吵着嘛!我就拿去拍个电镜,看看内部结构嘛!”
“拍电镜要液氮罐?你当我瞎啊!”
这场面好不热闹,搞得黄处长一阵苦笑,看向这次考察小组,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齐副组长。
“老齐啊!这都是你们学术界的纷争,我不方便插手,要不你解决一下子?”
齐副组长连忙摆手:“别别别,别介啊!我这既不是院士,也不是国家实验室重点负责人,再说我这资历,我哪劝得住这些大佬啊!”
黄处长将手里的实测数据,给了老齐一份,还不忘揶揄了他一句。
“你这长青和国杰都拿了,怎么着也都算是院士预备役了,现在你要是处理好了这些大佬的矛盾,以后选,人家还能给你投票哩!”
现在气态锂电池技术突破的事情,已经完成了逻辑和技术两方面的验证,主负责人黄处长的心情,难得的轻松了起来,都开始和老齐开玩笑了。
可以预见,这次顺利查清楚气态锂电池的技术突破,大家的功劳都不小。
黄处长这个级别,虽然不至于因为这份功劳能跳一级,但下次晋升,至少可以少熬两年。
当然了,要说这件事后面受益最大的,还得是现在不知情的陈默了。
“管不了!这我实在是管不了啊!”
齐副组长头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打定主意不趟这趟浑水了。
最终这个“坏人”,还是黄处长这个学术界以外的人来做。
“都别吵了!”黄处长不得不站上实验台,矿泉水瓶在钢架上敲出闷响:“五块电池,五个专项组!江老坐镇主场,先挑一块!”
他话音未落,江教授已一把抢过托盘,拿起一块电池原型得意地冲众人扬了扬。
“我组里那几个研究生,早该见见世面了!”
说完,他就放进电池箱,得意洋洋抱着冲进实验室。
这样的机会难得,江教授还是很照顾手底下这些门生的,当然了,他要求也很严格。
特别是江教授当选了院士之后,越发爱惜自己的羽翼了。
要不然当初从黄处长这里知道许明远可能骗了自己,他就不会生那么大的气了,今天见许明远没解开误会之前,都是冷着个脸。
只是在江教授忙着带手下的研究生研究这黑科技一般的气态锂离子电池原型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忘了什么事的。
一时半会江教授还想不起来,又有这抓心挠肝的气态锂电池在一边吊着,他就没再想了。
此时,远途公司的老板办公室灯火通明,许明远还等着江教授的准信,BTD那边的考察专家,到底什么时候来啊!
许明远虽然对于乌龙也有点生气,但现实是他必须低头抓住江老师递过来的救命稻草啊!
凌晨三点左右,这些专家们还在熬夜,最后还是黄处长强令国安的人出动关闭实验室,才把他们劝了出来。
这里面的专家,要有一个出事,那黄处长这次的功劳就功过相抵了。
拿到气态锂电池所有实测数据之后,齐副组长熬夜整理一份技术报告,与黄处长的一份整个事件的调查报告一道给京都那边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