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27章 许明远困境

  许明远已经弄清楚了,其实奉田那硫化物的固态电池没什么含金量。

  无非就是先建收费站,抢占硫化物固态电池的路径入门专利。

  虽然奉田2010年就在实验室就弄出了硫化物固态电池,但他们预计量产时间表在2027年才会小规模量产。

  从这17年时间表跨度就可以看出,奉田这就不是老老实实开拓固态电池市场的做法,完全就是想吃现成的。

  后世2025年BTD硫化物固态电池都开始量产前的技术验证了,奉田的定产预案都还没影的事。

  许明远已经尝试了对镍、锰、铜、铁、铬钒、铌等更多组合金属合金进行氢化、氧化研究。

  试图找到另一种全新的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绕开奉田硫化物的堵门专利。

  虽然奉田今年初发布的这款硫化固态电池能从实验室小批量制造,但成本是现在成熟液态锂电池的25倍。

  实际根本不具备实用价值。

  霓虹的企业在科技研发的时候,就是很喜欢先在路径基础上抢占专利,等着后来者来研究那些最困难的部分,他们坐享其成。

  后世的氢能源就是如此,霓虹的专利集中在更简单应用端,在制氢、储运等核心环节,反而没有什么投入。

  国内和北美自然不会惯着它,默契的走了电池的路线。

  当然了,霓虹电池路线其实路径上也是有一些零散布局的,但比较零散,没有氢能源那边成体系,后来慢慢被国内和北美超越了。

  本身硫化就是个最适合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工艺而已,真正的难点反而在研发不同正极材料和电介质材料上。

  这些难点,霓虹的企业一律没有急着去攻克,反而一直忙着抢占简单的路径和应用专利。

  这其他国家又不是傻子,自己去做最难的攻克的技术部分,然后做出成功的应用了,还被你摘桃子。

  后世霓虹容易点歪科技树,都源于此,路都还没开始修,它收费站已经建好了,然后其他国家默契的换了个没有收费站的地方修路。

  国内今年正式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十个试点城市,便是给动力电池市场带来了积极的讯号。

  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无疑是是最稳定动力电池的最优解。

  许明远当初在拿着固态电池领域泰斗理查德·哈丁导师的推荐信,都只能在贝尔实验室刷试管,自然明白自己始终是融入不了北美的。

  趁着国内开启新能源汽车试点的风潮,带动了动力电池发展,他回国与校友合伙成立远途新能源科技公司,开始研究关于动力电池迭代。

  即使现在固态电池技术上不成熟,那远途新能源也可以先做半固态电池。

  许明远期待能趁上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东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成就一番事业。

  当前挡住许明远路的,自然就是奉田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工艺路径的专利了。

  只是这专利这么好绕开的话,那后世国内两家电池大厂开始研究固态电池的时候,就不会默契绕开硫化物固态电池这条路了。

  宁得后世走的是氧化物改良路线,想先从半固态过渡,最终走得是钠离子固态电池的路子,工艺上更侧重提升自己的封装技术。

  BTD则是走的聚合物、氧化物、新电解质等全方位路线,工艺上更注重结构创新,全链条覆盖。

  当然了,后面当奉田自己的油车市场萎缩,蒸蒸日下的时候,想找BTD帮忙造电车,这才以硫化物电池的专利作为一部分交换的筹码。

  陈默重生之前,据说BTD的硫化物+氧化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和宁得的钠离子固态电池已经进入了量产前的技术验证阶段。

  许明远之前放弃硫化物的路径,其实也尝试了用不同聚合物作为正极材料。

  可惜!他虽然发现了一些新的聚合物材料,但没有找到适合开发固态或者半固态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

  做材料研究的人都知道,材料学那都是妥妥的玄学。

  新手与大佬的区别无非就是新手在无数次试错中找规律,大佬在规律中试错找突破。

  毕竟在材料实验室,瞎猫碰死耗子是大多数材料人的必经之路。

  大佬无非就是让瞎猫走向的地方一定有东西,但是不是你要的耗子,那就不一定了。

  可惜许明远带着团队成员找到的聚合物,都不是合适固态电池正极材料。

  现在公司两个合伙人撤资,资金周转困难,实验室停摆,团队人心涣散。

  特别是私底下,许明远也知道团队的一些核心人员正在跟一家筹备期的新能源公司接触。

  他一个搞技术的人,面对公司如此糟糕的现状,还能怎么办呢?

  许明远不得不一边去安抚人心,一边为维持公司现金流,被迫去承接低端电池代工业务,将实验室设备封存,节省成本。

  就在见陈默两人之前,合伙的两个校友已经明确的告诉许明远要撤资了。

  他又跟两个合伙人吵了一架,然后决定找中介卖房筹钱,跟他们分道扬镳了。

  好了!现在整个远途新能源都是许明远说了算了。

  为了维持公司的现金流,许明远连低端电池代工业务都愿意承接了,更何况是租出封存的电池实验室了。

  “好的!那就680元一天!”许明远很干脆的答应了赵铁柱给出的租金价格,而后告诉陈默:“陈总!物料成本还需要你们自己承担!”

  赵铁柱对着陈默眨了眨眼,轻轻的摇了摇头,似乎有其他意思。

  陈默一时没有会意赵铁柱的意思,但他觉得这个物料成本自己一方承担,似乎也理所应当,就答应了下来。

  “好的!许总,研发耗费的物料成本,我们可以自己承担。”

  既然租用实验室的事已经谈妥了,陈默是一个理工直男,不再与许明远虚以为蛇,直接开口询问。

  “许总!要是今天方便,我们想现在就进场调试设备,这电池我们要得紧!”

  许明远随手拨弄着了一下会议桌上的那份气态锂电池资料。

  “陈总后续有什么需要,找李工就行!”

  说罢,他摸出手机拨了个号码,不到五分钟,戴黑框眼镜的李工就抱着实验室设备和物料清单出入登记本站在会议室门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