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长生从汉朝开始

第30章 传书

长生从汉朝开始 一杯台灯 3533 2024-11-10 22:18

  李长青跟在后面。

  店家双手推开客店朝东面的一间屋子房门。

  李长青看见里面只有一张矮床,叠得整齐的被褥,和一个放在木架上的盥洗铜盆。

  心里说不上多喜欢,但也还算满意吧,怀里摸出八十枚铜钱,递过去给店家。

  店家高兴地接过铜钱问道:“先生是初到薛县?”

  “是”

  “一会儿会有求盗来查传书,会敲先生的门,可能有些吵,但外县人来住店都要来看看,请先生给他们看看传书。”

  店家说完就去了。

  李长青关上房门,刚坐下没一会儿,就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还有佩刀碰撞的声音。

  打开房门,两个求盗站在门前。

  穿着皂服,手里握着佩刀,开门就看见一个青衫先生,显得有些意外。

  其中一个求盗先笑着问道:

  “先生是外县来的吗?”

  “是。”

  “可否让在下看看传书?”

  县城中有谒舍,这是百姓私自经营的客栈。

  有时候官府的求盗就会上门检查传书。

  主要是为了,知道有哪些外县人来薛县,以及官府查证人口迁移的情况。

  传书上需要详细写明开具者是谁,以及持用者是谁。

  还有目的地到哪里。

  李长青此刻心里感激杨元,若不然行走薛县有些麻烦。

  翻了翻包裹。

  从里面拿出一封黄褐色、用青泥封好的竹筒。

  “两位请看。“

  那求盗接过竹筒,从里面倒出一卷简牍,仔细看着简牍上的内容:

  “沛县县令杨元落笔,沛县百姓李长青,前往兰陵县,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

  兰陵县在哪里?

  李长青不知道。

  估计杨县令为了给他省去麻烦,特意写了一个较远的县城,有空倒也可以去看看。

  “先生是从沛县来的啊?”两个求盗看完了,眼里放出光芒:“先生要去哪里?”

  “到处转悠一圈。“李长青拱了拱手:“山野闲人一个,让两位求盗见笑了。”

  两个求盗顿时露出羡慕的目光。

  果然有钱!

  早就听说沛县百姓世代不用缴纳赋税,都很富裕。

  薛县和沛县只隔着一湖,但两个求盗自然没到过对面,倒经常见到从沛县过来的人。

  两个求盗相视一眼,虽不知这位先生的来历,但能让县令开具传书,想来这是位在沛县有德望的先生。

  顿时生出交好的心思:

  “这传书,先生收好,等到离开薛县时,要到官府重新写上日期,封检至下一处州县。”

  寻常人他们可不会这般提醒。

  两个求盗说完拱了拱手,把传书还给李长青。

  “不叨扰先生了。”

  “多谢两位。”

  听到隔壁又响起咚咚的敲门声,想来是求盗盘问到了隔壁。

  关上房门。

  李长青发现刚买不久的禅衣破了。

  想来是过湖时,那条黄蛟掀起巨浪使得渔船颠簸,最后刮在行脚商人的劐器上。

  毕竟是和行脚商人货物放一起的。

  “还一次都没有穿过呢。”

  李长青问谒舍的店家,谒舍的店家说城东古北街有衣肆。

  顺着店家手指指的方向,大概走了一刻钟到了古北街,走进街头第一家布店里。

  纪平正在看书,看见一个青衫先生,披着青色好看的长衫,容貌清朗,手里拿着一件衣裳。

  “店家,这里能缝补衣裳?”

  李长青同时也在看着店家,约莫十几岁出头,也是一身禅衣。

  纪平拿过仔细看这一件禅衣,白色,布帛质量和针脚做工普通,都是一件普通的禅衣,价钱在五百钱左右。

  “可以。“纪平将禅衣揽在怀里:“先生稍等…我去问问我娘要收多少钱。”

  还是位小东家。

  李长青笑道:“东家自便。”

  纪平点了点头,拿着衣裳走过布坊的穿堂,出了后门来到一间屋舍里。

  屋舍里陈氏正坐在织绫机前,手把丝综和麻线等攥紧。

  “娘,外面来了个大先生。”纪平递过禅衣:“缝补这件禅衣,该收多少钱?”

  “收三十钱吧。”

  这件禅衣,衣袖之处被撕开一道口子。

  织绫机织成一匹布,需要几十天的时间,换算成每日的价钱,大概就是要收三十钱,而且还是用成色较亮的丝。

  纪平进门看见青衫先生在看衣裳。

  “我娘说缝补收三十钱。“

  李长青点了点头,递过去三十文钱。

  这价格,诚然是不算贵了。

  纪平将三十个铜钱收下,数了又数,“先生还需要什么吗?”

  李长青昂头看着挂在矮梁上的长衫,和单衣相似,只是袖子是直下来的。

  “这些是什么衣裳?”

  纪平纳闷:“这是褠衣。”

  这些是先生常穿的服饰,这位大先生怎么分不清楚,想来是有丫鬟使唤,不怎么出门吧。

  李长青也想买一件,不过都是白色或是粉红色的。

  “还有青色的吗?”

  “只有这一件。”纪平摸了摸褠衣的衣角:“这件褠衣是用金蚕吐出的丝做成,所以颜色会更亮一些。”

  金蚕是百姓口中,吐丝质量最高的蚕。

  这种丝。

  哪怕是薛县贵族士人,哪怕沛郡那样大府城的士人都会买。

  蚕的生命只有五十余天,几只金蚕吐出的丝只够做这件衣裳。

  纪家布坊里曾出现过几十只金蚕。

  纪平想把那几十只金蚕繁衍下来。

  但却不知道方法。

  “薛县有多少衣肆?”李长青问道。

  纪平有些得意说道:“大先生,薛县少有水田垄沟,百姓以种桑蚕或者打猎为生。”

  “薛县城中虽然有蚕桑农七百余户,但是养出过金蚕的,还只有我家。”

  “三年前,我爬上古北街一株桑树上玩耍时,发现一窝蚕,拿回来家里没几天就孵出几十条金蚕,金蚕丝织出来的衣裳,有宝光。“

  “从那以后,古北街上还没出现过金蚕,所以先生去薛县别处也是买不到。“

  说完话之后。

  纪平有些得意在箱柜里翻倒一阵,毫不费力找出来一柱香。

  用火折子点燃,来到布坊门口,一株大桑树前插下,这颗桑树,枝叶翠绿繁盛,遮住半边街道。

  “你在做什么?”李长青问道。

  “香祀蚕神。”纪平朝着桑树拜下去,“快快保佑我再发现一窝金蚕!”

  桑树前的地上还有不少香火。

  做完这一切,纪平还爬到桑树上检验一番,却失望地发现没有。

  李长青抬头望去。

  这颗桑树,并没有神灵地祇。

  “先生要去看看我养的蚕吗?”纪平从桑树上跳下来,有几分期待:“今天要孵出来了,不知道有没有金蚕。”

  李长青跟着他来到纪氏布坊后的一间屋舍前。

  纪平推开门,地上墙上到处都是竹子篾条,上面还撒满了蚕叶。

  拿起其中一个大簸箕。

  “可惜啊……这一批还是没孵出金蚕。”

  李长青走出纪氏布坊,在那棵桑树十部外,遇见一只石龟,但它却开口说话了:

  “刚才道友和那童儿的话,余听了一些,道友在找金蚕?”

  石龟用的是传音法术,声音有几分苍老沉重。

  “余姓付,在薛县一百八十余年了。”

  “知道薛县有个妖集。”

  “其中有形形色色的宝物贩售,若能进入妖集应该能找到金蚕,只是……这妖集不大好找,在下几次听到风声,想进妖集求一抔戊土而不得。”

  李长青拱了拱手:“多谢了,要是能进入妖集,要帮道友带点什么?”

  “如果道友能进入妖集,就帮我带些戊土吧。”

  “我修行负山之术,这尊石塑是普通石头承受不住,戊土固重,正好用来修行我的四条腿。”

  李长青听完,戊土是叫阳土,也明白这老龟想承接天地精纯之气。

  像它这样的精怪,想要进一步修行,非戊土不可。

  “若是有,我就帮道友带出来。”

  石龟看见李长青走进封闭的小巷中,身前有一片薄雾,一步就消失了,知道这时遁法,而且还是如意遁法,顿时讶然,知道自己这是遇到高人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