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迷局
瓶里瓶外都一样,望之尽是茫茫雾气,唯有上方的瓶口处能看见一圈淡淡的黑线。
韩封试着全力跳起,眼睛紧盯着瓶口。
等到了最高点后他发现,上方线圈就像是天边的云,看着触手可及,真正努力时才知道距离竟是如此遥远。
他又踱步四下乱转,倒是很快就摸到了一层无形的障壁。
韩封试着再次用【逆篡天工】轰击,结果这回瓶壁却毫无反应。
四面和头顶都试过了,那么……
他看了眼脚下,纵身跃起,脊背倒弓,随即猛地竖劈而下!
瓶子连晃都没晃,安安静静地吃下了这一记【巽锋】。
韩封气乐了。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如方才的小人儿一样,自己好像也被困在这方圆丈许的地界里了。
韩封索性盘坐在地,闭目思考。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点卯台主弄出了那场浩大雾浪之后发生的,而她本人却始终没有再露面。
眼前这个瓶子,或者说这一幕幻境,它出现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定和【金刚经】的修炼有关。
他的眼珠在睑下乱转,感觉自己已摸到了钥匙的边缘。
就在韩封凝神寻找答案时,忽听四周有些动静,似是有人在呼唤什么。
他耳廓微动,下一刻,那声音便清晰起来。
“……韩封……”
“……韩封……”
竟是在叫自己!
韩封下意识睁眼,却惊异地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坐在了最初的那只石凳上,身前是及胸的桌案。
而瓶子,则静静地立在桌案中央,里边空空如也。
这………
这又是什么情况?!
韩封只觉满脑子糨糊,刚刚理出的一丝头绪又被粗暴搅乱。
他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随即试图拼凑出方才的场景。
我为什么会突然从瓶子里出来了呢?
时限已至?某个动作?还是……
听到了有人叫我的名字?
他瞳孔一缩,顿时感觉后颈发凉。
刚刚那个声音呈中性,绝对不是之前的点卯台主,那也就是说……这里出现了第三人?
是瓶中小人儿吗?
韩封无声地站起,印堂窍和外关窍同时喷吐大量气息。
他的视域顿时扩张开来,将这片花园徐徐笼罩住,随即是围墙和房屋……
很快,韩封发现自己的视域像是碰到了某种壁障,再也无法朝外延展。
那种憋闷的感觉,就像是……
他猛地抬头,视线越过亭檐,在灰茫的上空看到了一个淡淡的黑色线圈。
这里……居然也是瓶子?!
韩封长长吁出一口气,却是收回了视域,转而开启耳窍。
闭目等待,十几个呼吸后,他果然再次捕捉到了那个声音。
“……韩封……”
“……韩封……”
韩封睁开眼,左侧假山流水,右边花丛簇簇,自己仍旧在那片花园中。
抬头看,黑色线圈愈发醒目。
“一会儿灵一会儿不灵,玩儿我是吧……”
他喃喃自语,想破解眼前的谜题,却一时千头万绪,一时又毫无头绪,只觉茫然。
又想了一会儿,韩封忍不住主动呼唤点卯台主,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
没奈何下,他只能暂时放弃,意念一动,返回了现实。
时间方过辰中,初阳的金光遍洒天地,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盎然气息。
韩封被方才的迷局弄得头昏脑胀,索性推门出去透透气。
晨风徐徐,檀香暗潜,荫道两侧的玉兰树结出了黄豆大小的青涩果实。
此时早课已经做完,大小光头们从法堂里三三两两结伴而出,手里捧着经卷,恍惚间韩封还以为自己回到了高中校园。
他晃荡了一会儿,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讲经堂附近。
一名白衣俏和尚正蹲在池塘边上,手里捏着几粒鱼食儿,逗弄水下的金鱼。
半拉(三声)熟人,广龄和尚。
左右是出来散心,韩封凑了过去,就见对方笑容满面地把鱼食扔进水里,等一众金鱼摇头摆尾,蜂拥过来抢食时,又迅速出手,将鱼食捞了回来。
五根手指快到在半空掠出了残影。
可怜众鱼使了半天劲,连口汤都喝不着。
不过它们只有七秒的记忆,所以隔了片刻,当广龄和尚再次将红褐色的小粒儿扔进水里时,众鱼又迅速拍着尾巴赶到,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
玩了几趟后,广龄和尚最终将鱼食抛进水中,拍拍手缓缓起身,向韩封笑道:
“师弟一定认为我是个既无聊又坏心的人吧。”
你好茶啊。
韩封嘴角扯了扯,还没等说话,广龄和尚又道:“实际上你们却是误解贫僧了。”
他离开池边,指了指散堂的一众僧人:“寺里人多,很多师兄弟平时没事儿就过来喂鱼,结果长久下来,水里的锦鲤和金鱼都被养得膘肥体胖,再这样下去,是连卵都产不出来的,几年之后,寺里的水塘就会变成死塘……”
韩封低头看看水里那些懒洋洋的观赏鱼,嗯,体格确实都不小。
“阿弥陀佛,所以贫僧看似在捉弄它们,实际上却是在变相让这些鱼多活动,保持良好的健康,这样才能使种群存续下来,哎……如此良苦用心,却时常遭人非议,着实可悲。”
广龄和尚单掌竖在胸前,摇头叹息。
韩封想了想,疑惑道:“既然事情如此严重,为何不立刻禁止众僧投食呢?我听说这片池塘连着地下水层,乃是活水,这些鱼即便没人喂,也是能活下来的。”
广龄和尚眼神闪了闪,回道:“师弟有所不知,别人都还好说,寺里那些小沙弥少不知事,又天真烂漫,只怕这禁令一出,他们会觉得鱼连饭都吃不上,岂不可怜?反倒促使他们偷着多投多喂,事与愿反呐。”
韩封感觉这逻辑不太对,刚要再说什么,广龄和尚已抢先道:“唉呀,不知不觉已到了经堂轮值的时候,且容贫僧失陪。”
俏和尚笑着施礼,韩封双掌合十,笑道:“师兄请便。”
两人背向刚走出几步,韩封脑中忽然灵光一闪。
方才衍道台里发生的事,看似怪奇难解,实际上却隐约有一层禅机,这广龄是讲经堂的主讲,所涉猎的佛经一定不少,何不向其请教一二?
他立刻转身追上去:“师兄且慢,小弟这里有一桩疑难,还请师兄不吝赐教。”
…………
听完韩封的问题后,广龄和尚沉吟片刻,道了声“稍候”,随即转进了讲经堂中。
等他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本靛蓝封面的薄册。
“师弟所寻找的答案,正在书中。”
韩封连忙道谢,接过来一看,只见书皮上用方方正正的楷体写了五个字——
《大业传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