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都重生了,谁还不是全村的希望

第29章 赵依牧

  其实,王大海的清白到底是不是清的白的对宁追来说不重要,很多事接受了,就过去了。

  真正的核心是要有个人肯相信他,给个台阶下。

  真正细节的是,从他的表现和行为言辞上,宁追看出他是有重新生活的意愿的,只是缺少一个契机,一个方向。

  没人是发自内心喜欢烂成一坨的人生的,就算是最穷最懒的贫困户,堕落也有缘由,人是社会化群体动物,在群体中得不到承认,没有活着的感觉往往是恶性循环的根本。

  当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否认,的确有少部分天生烂泥.....

  从观察中看来,王大海明显不属于那部分‘天生烂泥’的人,从行为学上来看反常穿毛衣应该是下意识想得到注意,哪怕是不好的议论至少证明了村里有‘他’的存在。

  介意存在感,就有救。

  宁追了然于心,站起身,缓道:“村署委在研究个事,但暂时推不下去。”

  “啥事?有我能干的?”王大海目中一亮。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村署委在研究着修路的事,就是村头那条三公里的路,之前打算去城里找人报预算的。”

  “只是.....”

  他半遮半掩说道,并且透露出难色和苦恼。

  “修路、预算,我懂啊”王大海突然激动站起,像是在课堂上抢着举手的好宝宝。

  被提到老本行,他的目光周透露出一种犹然而生的骄傲,连拍着胸脯保证道交给自己绝对没问题,并且暗搓搓痛斥城里奸商们的种种手段伎俩,担心小领导被骗。

  宁追狐疑的挑了挑眉毛:“王哥倒是挺懂啊?”

  “俄,略懂,略懂。”王大海流下了几滴尴尬不已的汗珠。

  俄顷,见事情聊得差不多了,宁追拍拍屁股起身,道:“暂时不要说出去,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机密的事,看你有这份心,才说的。”

  走出房门,走进小院,又对上那堵大门,宁追皱了皱眉头:

  “你盖这么高,隔壁没有意见?”

  王大海跟在后面,无言以对。

  宁追颇有严肃,突然的板起张脸,冷声冷语道:

  “既然想重新活,就别再那么偏执了,邻里关系要搞好啊,否则,对村上也是个麻烦。”

  “我拆!”

  王大海斩钉截铁做出保证,只要村上能考虑把活交给他,别说是道门,就是要窗户,都保证给他拆的干干净净。

  “嗯,王哥果然老实人。”宁追很是满意。

  踏出院门,阻止了他继续前送意愿,想了想,转而问道:“多久能做出来?”

  王大海熟练的掰了几下手指,旋即道:“得去城里一趟,物料、设备、各个环节都得了解,最快下个月吧。”

  “一周?”宁追点点头,又问道:“按你估计,大概需要多钱?”

  王大海沉默了片刻,方才顿道:

  “如果只是修条土路,只求个平整的话那要的不多,但是如果涉及到硬化,标准,规范,那一公里最少也需要40万打底吧。”

  “四十万?,三公里一百二十万?”

  “嗯,是这样。”

  宁追倒吸了一口凉气,眼前一黑,感觉看到眼前都是零零零零冒出。

  匆匆汗颜的拜别王大海,郁郁的奔向了田间地头,想冷静下,想要不还是挖个坑给自己埋了算了?

  .......

  石桥镇,镇署。

  镇上唯一一栋看上去相对‘高楼’的腻白砖片覆满的建筑前,贩卖声络绎不绝。

  残成坑洼不平的一块块沥青坑中,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摊铺脏水的液体浑浊不堪,覆着一层薄薄的油盖,黄的发腻。

  熙攘中,女孩没有注意,一脚踩进水坑,于是,脚上那双A货范斯旋即沾上了脏污。她狼狈的跺了跺脚,却是无暇顾及这些,费力的拖着硕大的行李箱,仓惶窜到煎饼摊前。

  “李姨,一份煎饼,鸡肉肠,不加香菜。”

  卖煎饼的大姨看到女孩,熟络的笑呵呵划起面糊:“这是上学回来了啊。”

  女孩示意了夹在头和肩膀上的手机,继续跟话筒那边搏斗:

  “你那死爹都奉献一辈子了、咱家不欠谁的。你要是还认我这个妈,就痛快回去找工作,在城里找个好人家。”

  “.....”

  “我不。”许久,女孩顿了下,挂断了电话。

  肩膀大姨手上利落,半分钟一份煎饼,带着同情的递给女孩,女孩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姨似是听到话筒里的内容,笑呵呵的打趣道:

  “姨那倒是有几个不错的小伙子,都有正式工作,认识认识?”

  女孩付了五块钱的的饼费,回道:“李姨,我记得,以前聊天你说能在这摆,就是因为侄子在里面上班?”

  大姨来了兴致:“想认识认识?”

  女孩拿起煎饼,拖起行李箱,英气勃发:“哦,那我自己来,我回来上班的。”

  大姨脸色一变,不再说话.....

  十多分钟后,她爬上镇署三楼,气喘吁吁的拖着行李寻找,摸出毛边的箱包咕噜在水磨石地面上划出刺耳声音,终于找到那间挂着镇署长标牌的办公室。

  大门敞开,女孩简单整理了下容貌,深深吸了一口气,轻叩门扉:

  “您好老师,我是扶助计划来的赵依牧,我来报到。”

  正埋头审批文件的镇署长周天汉,冷不丁被这一声脆响打个激灵,听到‘老师’的称谓,差点以为来人走错了。

  抬头一见,是个连妆都没画的女孩,虽然素颜淡雅,稚里稚气,但不可否认,英气勃发。

  周天汉找了名单,方才确认名单上是有这么个女孩。

  赵依牧这时也恍然发现自己叫错了,在学校叫的顺口了,于是底气弱了几分,重新纠正的称道:“镇...署长....”

  周天汉倒是没有太在意,笑呵呵的倒了杯水,示意道:“小赵是吧,坐。”

  “怎么还拿着行李上来,放门卫不就行了?多沉啊。”

  他一边热心的帮着把行李放去墙边,一边出于职业习惯,给女孩做出了初步的评估和规划。

  “不在乎外在,大概率适应能力不错,不矫情。”

  “做事一根筋,虽然可能轴,但说明能坚持。”

  这样的人,正适合丢去吊车尾的几个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