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90:美女房东成了我媳妇

第28章 省城

  中途,自从林静去了趟她爸妈的车厢,回来后就一直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眼神,频频盯着江屿看了又看。

  每次问题,又不说出个所以然来。

  江屿心知肚明。

  可江瑾瑜和陈汐是一点不知内情的,还以为是江屿长得好看,魅力太大。

  当着人面,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把江屿夹在中间坐着,四只手指藏在衣服里,在左右腰上猛掐。

  江屿不敢出声也不敢离开,毕竟是自己的锅,哭着跪着也得受着。

  就这么痛并快乐着熬了一路。

  直到建宁,此行中途最后一个停靠站。林静觉得再不问就没机会了,江屿这才被解放出来。

  “瑾瑜姐,陈汐姐,屿哥真的是青龙寨少寨主呀?一个人娶两个媳妇不犯法吗?你们是自愿一起嫁给他吗?现在怎么还有这样的地方呀。”

  临近终点了,林静忍了一路,跟心里有只猫抓挠似的,七上八下,终于还是忍不住发出了来自灵魂的三连问。

  江瑾瑜和陈汐都被问懵了。

  听天书似的,这是聊斋故事看多了吧。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升出手指往江屿身上使劲一拧。

  “嘶,你们想谋杀啊,拧别人自己不痛是吧。”

  “是呀,痛的是你又不是我。”

  两女异口同声的回答,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说,江屿,是不是你搞的鬼?”

  神同步问责,江屿冷汗一下就额头下来了。

  左右看看,两女一人把着他一只手臂,自己插翅难飞,无处可逃。

  立马换上讨好的笑脸,“两位仙女姐姐,能不能先把我手送来,且听认真狡辩……不是……听我细细道来。”

  “还想狡辩,行,给你个机会,狡辩狡辩来听听,要是我俩不满意,后果你知道的!”

  江屿最怕这种模棱两可的威胁,你说要是明确点明打一顿什么的,他还无所谓,反正皮厚。

  可这种不指明具体措施的,才最折磨人,因为有可能会以你完全意料之外的方式展开,这点就很可怕了。

  “嘿嘿,那个,这个……我其实就是跟许阿姨开了个玩笑,想活跃一下气氛。那会不是挺尴尬的么,谁知道我随便编了个故事,她就信了呢,这真不怪我。”

  江屿怂的一批,但狡辩还是要狡辩的,特意点出自己是为了缓和当时气氛,主要是林静她妈幼稚,太容易相信人。

  可狡辩没用,江屿还是挨了顿打。

  打打闹闹中,火车乘着傍晚的夕阳和晚霞,开进了省城火车站。

  湘南省城,又叫潭州,是一座有着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楚汉名城。

  从火车站出来,三个女孩呆住了,她们从没见过如此繁华的城市。

  人流如织、接踵摩肩的长街两旁,鳞次栉比的楼房,满目皆是。

  这里与乡镇不一样,也不像县城,甚至与林城市相比,依然天差地别。

  虽然,在江屿这个后来人看来,当下的湘南省城不过如此。

  九十年代,潭州发展其实不快,整座城市没多少高楼大厦。

  如今这个年代,湘南火车站还是省城的绝对中心。

  大多数都是六到八层的小洋房,偶尔夹杂着几栋十多层高的办公楼。

  天下了点毛毛细雨,地面完全被打湿,来来往往的行人来回踩踏下,呈现出一层粘稠的黑灰。

  马路上行使的车辆很少,放眼望去,清一色的老式公交车车队里,夹杂着几辆黑色的桑塔纳。

  人们出行大多还是以自行车为主,家里稍微富裕点的则换乘了摩托。

  鬼火少年的轰鸣声,是这座城市中最亮眼的风景。

  江屿循着记忆里大变样的模糊图像,幸运的找到了去往湘南省大公交车。

  学校报名是明天开始,连续三天。

  因为是提早到的,没有校车,只有公交站点上,有着几名做指引工作的志愿者学长学姐。

  他们对人都特别热情。

  江屿则一半热情一半冷漠,与之相对。冷漠对待学长,热情留给了学姐。

  夹在爽和不爽的情绪中间,江屿问清了发车时间和下车站点,以及下车后的路该怎么走。

  然后就站在原地,静待公交车来。

  “小屿啊,你看天色将晚,她们到了学校还要找宿舍安置,太迟了不好。要不我们还是打车走,到学校门口汇合。”

  林静爸爸抬手看了眼时间,又看了看自家闺女的一堆行李,凑过来与江屿商量。

  江屿觉得有道理,加上他也不挤公交,决定一起打车走。

  学校距离火车站十多公里,当下严格说起来还属于郊区。

  值得一提的,是湘南省大的环境。依山傍水而建,前临芙蓉河,背靠大名鼎鼎的灵麓山,环境优美人杰地灵。

  江屿只熟悉几十年后的省城,但对当下的潭州很陌生。

  一路趴在车窗上,观察着外面的环境,分辨着大致方向,防止司机多绕路多收钱,他可不想被人当成猪宰。

  时间不长,出租车在一个岔路口靠边停下,司机出声提醒。

  “到了,前面修路进不去,你们沿着右边这条路,往前大概百来米,就能看见湘南省大的大门。”

  江屿付了钱,在路边等了一会,汇合林静一家,一起往学校方向走。

  “到了到了,我看见学校大门了,你们走快点呀。”

  林静像个小孩子一样,一个人蹦蹦跳跳的走在最前面,突然发出一声尖叫,扭头兴奋招手。

  江屿看见学校大门时,内心是有些失望的。没有几十年后的巨石门,眼前就是一个半开放式的铁杆门。

  门边竖挂着一个木牌匾,上书“湘南省大”四个大字。

  校门左右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唯真唯实,唯勤唯毅,声名赫赫冠八方】

  下联:【立诚立信,立德立人,英才济济遍五洲】

  这副对联倒是符合重点名校的气质和底蕴,江屿心里的失望一下又少了,反而多了一丝羡慕和向往。

  学校很人性化,在显眼处设有接待处,几个学生模样的接待人员,远远看见江屿他们,连忙跑过来帮忙。

  指引他们签名报道交资料,因为时间已经过了六点,没法缴费。

  热心的学长学姐们,又帮忙查找宿舍,还贴心的给他们带路。

  江瑾瑜和林静,恰好分在同一个班同一个宿舍。

  学姐一路边走边给大家介绍学校的概况和分布格局。

  建校历史沿革,出过哪些著名的人物。

  教学楼在哪里,哪边是食堂,图书馆在什么位置,一一做了解说。

  最后才带着她们来到了生活区的宿舍楼。

  “你们宿舍就是这一栋,上三楼306,床铺上贴了名字的,你们对应着找,我就不送你们上去了。”

  “谢谢学姐。”

  道谢声中,学姐在宿舍楼下与大家道别。

  找到306时,宿舍房间里已经有人先到了。

  江瑾瑜她们算是到的迟的。

  六人间,上下两层的架子床,右边两张,左边一张连着一排柜子,中间是并排摆放的三张课桌。

  尽头处门洞连着阳台,阳台右边有一排水槽,是用来洗漱的。左边是卫生间。

  房间里早到的同学有三个,相互介绍聊了一会后,江屿心里对她们有了一个大致印象。

  大大咧咧的北方豫省绿城大高个李筱筱,性格直爽,待人热忱。

  西江信州的唐洁,同样来自农村,可能是受环境影响,性格上有些内向和自卑,但人很勤快,干活利索。

  南方花城的李简白,颜值只比江瑾瑜差一点点。会打扮,穿着时髦,出手大方,应该是宿舍里最有见地最不缺钱的主。

  一共六个人,到了五个。

  江屿试探观察一番后,大致确认:这几个基本上都是好相处的。

  与有着同样心思的林静爸爸相视一笑,放下心来。

  “几位小姐姐,相聚就是缘分,回去之前我请大家一起吃个饭,还请赏脸呀。”

  李潇潇和唐洁稍稍犹豫下,还是很给面子的答应了,李简白这个一看就不差钱的,则表现的特爽快。

  没特意去找高档饭店,就在学校附近寻了家看起来干净卫生的小饭馆,点了满满一桌子菜,边吃边聊。

  没出现与林静爸爸抢着给钱的场景,江屿偷偷提前买了单。

  林静爸爸也没故作客套,自家女儿与江屿姐姐还得同住相处四年呢。来日方长,没必要这么客套显得生疏了。

  这睿智的做法,令江屿觉得相处起来特别舒服。

  饭后,在学校的百货店里给堂姐买了席子毛毯,挑了床花色不错的棉被,生活洗漱用品也一次备齐了。

  回去时,天色已晚,陈汐和许阿姨跟着一起上去帮忙铺床收拾东西。

  江屿没再上楼,和林静爸爸站在楼下抽着烟,边聊边等。

  过了一会,陈汐下来,把江屿干瘪的背包丢过来。

  “小屿,今晚我要陪瑾瑜姐,你自己找宾馆住,注意安全哈。”

  陈汐通知他一声,带着揶揄的笑跑了,留给来江屿一个青春洋溢的背影。

  林静爸爸很不厚道的哈哈大笑,被烟呛得眼泪直流。

  对着江屿感慨的说了一句:年轻真好!

  晚上在附近宾馆开了最便宜的房间,将就对付过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给306带了早餐,卡着上班时间点,去交了学费。

  自89年起,高校收费改革后,大学生没了补贴,每学年还要交200块钱学费。

  从财务室出来,江屿大手一挥,“走,去你们学校逛一逛,趁此机会必须好好看看你们将要生活四年的地方。”

  一圈下来,留给江屿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大”字。

  占地面积极广,房子不多,荒地不少。

  除了学校主干道,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当下也就这样了。

  午饭是在学校食堂吃的,美名其曰:考察伙食合不合格。

  结果嘛,喜忧参半。

  喜的是,菜色不少,可供的选择多。而且价格还便宜,素材一毛,荤菜两到三毛,汤免费。

  忧的是,与农村差不多,大锅菜缺少油水,只有零星的油沫子,也就比水煮强那么一丢丢。

  好在楼上还有个小食堂,专门供应小炒,就是价格不太美丽,江屿担心堂姐不舍得去吃。

  他又没法在一旁监督,只好暂且放下这事不管。

  下午带着江瑾瑜和陈汐去了趟市区,一人给她们买了几身衣服。

  T恤、衬衫、连衣裙、牛仔裤,圆头公主皮鞋、帆布鞋,给他们每个人各配了好几套。

  行李箱也买了两个,一粉一黑。

  林静父母在第二天上午已经买票离开,而江屿则陪着两个姐姐在省城又玩了两天。

  他们在伟人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洲头,用刚买的新相机拍照留念。

  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的古老书院里,在历经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里,也留下了她们的脚印。

  8月30日,报道的最后一天。

  江屿见到了一直缺席的,堂姐最后一个舍友。

  娇小可爱的李芳,湘南省城本地人,家境不错,有些娇气但心地善良。

  拜托了几个姑娘,在以后得日子里多照顾照顾江瑾瑜。

  江屿记下堂姐宿舍楼的电话号码,强硬塞了一千块钱给她,拉着红着眼睛的陈汐,与江瑾瑜道别离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