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直播欧美捡漏,开局十万倍利润

第374章 古文字赵国字体!名著

  萧白出了佳士得清仓会,赶紧买了机票飞回国。

  他飞的非常急,都坐上了红眼航班。

  他连夜下机,从托运集团拿过交接的藏品,直奔故宫博物馆。

  故宫博物馆的馆长陶老,和他常年是网友,经常看他的直播间。快退休的老馆长很赶潮流,笑着给他刷免费荧光棒,活脱脱大粉头。

  萧白登机前,就联系了故宫陶老馆长,嘱托他派人接机。

  有重要的物品,需要故宫博物馆给掌掌眼。

  十几小时航班过去,萧白除了机场大厅,就看见精神矍铄的老头儿,对他远远兴奋地招手。

  要不是他仔细看,还以为是个年轻人。

  萧白笑着给了个大大的熊抱。

  “陶老,怎么亲自来了,叫助理来就行。”

  故宫博物馆的会议厅内,已经聚集了大量鉴定师。

  每个鉴定师都是天不亮就守在这里,他们内心隐隐激动,对萧白手里的木牍都有个神秘的猜测。

  这可是木牍啊!

  真正的木牍书册,历史绝对不会晚于西汉。

  “西汉我国才发明纸,但目前出土的西汉时代的麻纸,至今未发现一张是写过字的。说明东汉以前,书写工具还是竹简和缣帛。”

  “对,东汉以后纸才将竹简和缣帛逐渐代替。可以看出,在东汉和帝时期,蔡伦的蔡侯纸未发明以前的麻纸,使用价值是不大的。”

  每个鉴定师沉默下来,内心继续疯狂猜测。

  所以,萧白拿回来的木牍,如果是真品,那么历史时间可以归结在东汉以前,包括西汉。

  西汉时期的著作,任何一篇原版出世,都足以轰动国内。

  十几位鉴定师们正襟危坐,他们一想到即将看见的是多么伟大的历史著作,激动地内心咚咚狂跳,恨不得立马肋插双翅,飞到机场亲自接机!

  能早一秒看见木牍,也是好的。

  萧白进故宫会议厅前,听见里面很多声音。

  “是扬雄著的《法言》?”

  “《法言》是西汉著的,仿照《论语》体裁而著的一部书。”

  “这么一看也很有可能。”

  “《西汉年纪》更像。西汉时代编年体,以西汉帝王年号先后为序。”

  “卧槽!要是真的是《西汉年纪》,里面可是参阅《史记》、《汉武故事》等多种著作,有巨大收藏价值!”

  他还没进门,会议厅里就疯狂了。

  萧白内心暗笑。

  不愧都是职业鉴定师啊,职业病犯了,藏品来之前,都要根据蛛丝马迹好好猜一猜。

  他也很好奇,要是这群资深鉴定师发现他带来的是什么以后,会有多惊讶。

  “萧先生!”

  “萧馆长!”

  “小萧馆长!”

  业内赫赫有名的鉴定师们,一见到萧白激动地站起。

  整齐划一的动作,在隔着辈分的人里,看起来又独特又好笑。

  萧白也没卖关子,他把手中的第一份沉甸甸的木牍打开。

  顿时,出现的两个字体,让所有鉴定师眼珠子直勾勾的,再也移不开了。

  铿锵有力的两个字,力透木牍。

  简洁的二字,让所有故宫鉴定师惊得深吸一口气。

  他们互相看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凝重,和不可思议。

  这字体是……

  怎么认不出?

  楷体?

  隶书?

  秦篆?

  都不是……

  不属于繁体字,不属于任何他们熟悉的字体。甚至有鉴定师疑惑地猜测:“女书?”

  古代有女子专门学习的女书。

  难道……会是那么神秘,又冷门的女书?

  萧白轻笑。

  “再看看。”

  突然,最年长的鉴定师猛地一拍大腿。

  “赵国字体!”

  十几位鉴定师们立马混乱了,忙手忙脚乱地交头接耳,恨不得靠问,就能把答案问出来。

  “赵国的字?”

  “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始皇帝统一文字之前?”

  “居然是秦始皇之前的赵国文字!”

  殷商以后,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

  在始皇帝开始,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各大列国的文字,这才逐渐统一。

  现在出现在木牍上的,正是战国赵国时期的字体:古赵国字!

  直播间粉丝们震惊瞪大眼。

  “卧槽!”

  “卧槽!”

  “卧槽!书同文,车同轨?”

  “不愧是我大秦始皇!这么多文字要是放一起,谁看得懂?还得是推行全国统一的始皇帝啊!”

  “如果没有秦始皇的统一天下文字,车轨,现在我们国内或许还和欧陆各大国一样,各自为政。”

  “听得我头皮都发麻了,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史料中身高八尺六寸的秦始皇,换算到厘米就是1.98米。13岁登基,22岁亲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北筑长城,南征南越。

  同时他也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征伐72万囚徒修建秦陵。

  任何一项过往拿出来,都足够轰动世界。

  但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是奠定国内两千余年制度基本格局的“书同文,车同轨”。

  每个人看着木牍上陌生的字,心里都隐隐有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

  同样的文字,全国推行。

  这才有了如今全国统一的字体。

  这才避免东方文明,如同欧陆各大国般,传承断裂。统一的文字,才能让历史代代传承。

  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始皇帝当初所推行的文字统一,依旧是东方最耀眼的传承。

  萧白耐心地等着鉴定师们掌眼。

  资历最年长的鉴定师深吸一口气,努力按捺住激动的心,继续仔细鉴别。

  是赵国字体。

  但是,具体写了什么?

  鉴定师打开战国前字体参考文献。

  厚厚的典藏馆,拥有大量鉴定工具书。

  不仅一名鉴定师翻阅文献查找古文字,越来越多的鉴定师乖巧坐成一排,将会议厅当作图书馆,耐耐心心参照比对。

  但赵国字体文献实在太多。

  一个字一个字找,不知道能比对到什么时候。

  萧白哭笑不得。

  “张前辈,翻到离那一页看看。”

  资历最年长的鉴定师老张一愣,然后按目录索引,真的获得一模一样的赵国字体。

  他惊得呼吸一顿。

  “找到了!”

  “第一个字是离!”

  他惊讶地看看萧白,再看看文献,怎么都不敢相信萧白已经知道。

  那第二个字?

  张鉴定师也不客套了,干脆问萧白。

  “萧小友,陶馆长在路上都和您说了吧。这第二个字要不您也提示一下。”

  萧白笑道。

  “俗。”

  十几位鉴定师同时翻阅到古文献“俗”这一页。

  同样一模一样的赵国字体,再度让每个鉴定师暗暗心惊,深吸一口气。

  真的是俗!

  那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离俗?

  《离俗》?

  古代有哪本书,是《离俗》?很著名吗?

  该不会是普通路边摊的小黄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