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超级影响力!宠粉又有梗
古卷轴被小心翼翼拉开,很多字迹已经模糊辨认不清。
但收藏家们还是能从寥寥几个字里,仔细辨认诵读。
“凡制敕宣行……朕……俾……”
“……御笔。”
圣旨内容是退回贡品。
这就足够让人惊诧。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圣旨不少,但退回贡品的圣旨,还是头一回见到。
这退回贡品的圣旨,又怎么会出现在闽粤人家,放在供奉妈祖神像的柜中?
萧白悠悠道。
“流传到现在的古董,多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以真实身份进入民间,交给当时的权贵代为保管。”
“第二种就是文物经过伪装,哪怕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认识。”
“第三种是八国撤离没来得及带走的文物,之后又被外国收藏家花极低的价格便宜收走。”
这三种情况,之前萧白在直播间解释过。粉丝们听过就过去了。
但是,现在萧白再度提出来,圣旨出现在海外,还是海外闽粤人家保存的佛龛中,让人心中越发悸动。
粉丝们眼神复杂。
“或许,退回圣旨的贡品也不可能在当时出现在闽粤。”
“应该是八国撤离,还没来得及带走,后来被老外低价买走。”
“迪拜旧物市场众多,这家闽粤人家又收藏了山水四条屏,应该也是收藏爱好者,这才在海外旧货市场将圣旨买了回来。”
“没想到啊……”
“但这户人家后来去哪了?”
“主播买房的时候,对接人是一个迪拜当地人,也没有混血,或许是这家房主的远方亲戚。”
“闽粤的房东没有留后啊。可惜了……”
“难怪他们收藏的东方藏品,不为人知,都被留在老房子中,当作旧物被处理掉。”
网友们心里十分复杂。
国人远处海外,在海外收购到流落在海外的圣旨。
他们后人或许在迪拜当地结婚成家,但没有留后。所以房子和财产都由迪拜当地亲戚继承,这才把这么珍贵的典藏保留了下来,当作废弃物处理。
经过十几年,无人过问,无人识。
白兵叹了口气。
“当年八国撤离真的留下很多民间搜刮来的古董,又被洋人1块大洋买走。”
这些失散在海外的古董,如同无家可归的孩子,苦苦盼望归家。
气氛有些压抑。
知名收藏家约旦夫妇奇怪道。
“但这圣旨,为什么是退回贡品?”
所有人思绪再度集中在卷轴上。
就连斯莱德首席都疑惑道。
“东方圣旨各朝各代都有严格的制定话术。”
“如同明太祖自称法天道、承天命,所以明代圣旨以‘奉天承运’开头,以‘咸使闻知’结尾。”
“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字样等等,都认为明朝政权的统治出自天意。”
“而这份圣旨用的是敕,朕,俾。”
以敕,朕,俾开头,以“御笔”结尾。
恪守圣旨格式的落笔顺序,让收藏家们恍然大悟。
“是唐代圣旨!”
唐朝。
只有唐朝的圣旨,才会有如此标准的格式。
但更多粉丝困惑。
“唐代?不是万国来朝的盛唐么?”
“盛唐接贡品接到手软都来不及,怎么会有退回贡品的圣旨?”
“这贡品,来都来了,还能退回去?”
“是不是搞错了?赝品来的?”
……
别说弹幕区疑惑不解,就连在场的几名收藏爱好者都露出迷茫的眼神。
萧白指着隐约可见的正楷繁体字,道。
“看这里,还有斥责。”
“斥责大食国不许再进贡……师子。”
空气安静。
所有收藏家瞪了瞪眼。
师子?
什么师子?念错了吧?
萧白苦笑着打开圣旨卷轴,所有人凑上来一看,震惊瞪大眼。
还真是“师子”?
知名收藏家约旦夫妇懵逼,又傻眼:“大食国是什么?师子又是什么?”
这时候,故宫博物馆长正在陈列厅陪同学生队伍参观。
有中学生在角落坐着休息,她们点开萧白的直播间,看得津津有味。
一大群女学生激动围拢过来,尖叫。
“是多多!我们家多多呀!”
“老公!!”
“啊我死了,老公看我!爱你多多~”
陶老馆长路过,随意扫了一眼,一看是萧白,立马感兴趣。他听见高中女生大喊“多多”,很是好奇。
“你们喊多多是谁?”
女学生不知道对方是故宫老馆长,笑盈盈道。
“是我们粉丝圈给萧白老公起的爱称,因为我们老公经常在直播间说,古董多来,多多益善啊~”
“呀~老公又喊我们媳妇儿了。”
“哈哈哈,我老公真的太爱我们粉丝,上次我们去萧家博物馆,多多还远洋订了3万份炸鸡请我们吃!说是给媳妇儿们吃的哈哈哈。”
陶老馆长听得脑中晕乎乎,有点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
萧白在网上有大量粉丝应援团?
还有粉丝会的女粉丝管他叫爱称多多?是因为萧白喜欢文物,说文物多多益善?
这炸鸡……又是怎么回事?
陶老馆长扫了眼萧白的直播间,只见萧白放大的帅脸,对着镜头一本正经道。
“脱?”
“我可是正经直播间,不搞这些会被封号的。”
“不过,我可以勉为其难,脱一下卷轴的封套。”
哎,卷轴封套脱下来了。
哎,又拉起来了。
不给看~
萧白一边等着牛津大学奥马教授的热释光检验结果,一边和粉丝们唠嗑,直播间气氛高涨。
更多激动的女粉丝尖叫。
陶老馆长:“……”
原来,萧白要把萧家博物馆的影响力做大,付出了这么多吗?
都还要牺牲自己,陪网友玩段子?
脱?
这……
他看着萧白正经营业的脸,露出庄重凝重的表情,十分感动。
小萧,你为博物馆事业,真的付出太多,牺牲太大了啊!
但紧接着,萧白的下句话,让陶老馆长感动的热泪,瞬间凝固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