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古币?赝品?这是压胜币!
捡漏师约克傻眼。
恭喜?
什么意思?特么的萧白这一眼假的货,还能是真的?
约克越是懵逼,汉顿老先生越是气愤。
他“啪”一巴掌,给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脑门爆栗子,低斥。
“闭嘴!”
“别不懂装懂,给我丢人现眼!”
捡漏师约克挨了父亲的巴掌,非常委屈。
“真是真的?凭什么啊,那一眼假的东西哪里真了?”
汉顿老先生气急反笑,又“啪”给儿子一脑门爆栗。
“平时叫你多看,多学,多听!你天天捣鼓什么做网红?”
“现在丢人丢到国外去,连流浪币都不知道,别说是我儿子!”
捡漏师约克捧着后脑勺,心里委屈。
呜呜呜,亲爹啊。
再打头,他就真笨了。
国际评估师汉顿老先生正色道。
“在钱币界有一种极具观赏性,且价格高到离谱的硬币,它就是流浪币。”
“一枚获得二次生命的流浪币,甚至可以在曼哈顿换一套公寓!”
直播间粉丝们听得心里一惊。
这么牛批?
这可比一般古钱币更值钱?!
捡漏师约克听得直咂舌,他不敢相信地拿起一枚吐着舌头的怪脸刻币,表情都是不可思议。
“就这?”
“能换一套公寓?”
国际评估师汉顿老先生刚抬手,还要再打。
约克吓得赶紧抱住头,生怕再被打傻。
萧白笑道。
“流浪币,最初起源于18世纪后期。但真正意义上的流浪币,其实发源于20世纪初的北美大萧条时期。”
“在那个大萧条时代,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有人为了养家糊口,又开始“玩硬币”了。
他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手作工具,美化硬币,让其附加艺术价值,从而养家糊口。
由于出自流浪汉之手,这些硬币被称之为“流浪币”。
八十年代钱币收藏家德尔,出版了《HOBONICKELS》。书介绍了他的雕刻币作品,也标志着流浪币艺术成为了手工艺范畴一种完整的工艺种类。
粉丝们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涨知识了!”
不同风格的流浪币,在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手里,形态和风格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了不同的流派。
到了今天,流浪币已经成为一种收藏界的艺术风潮。
国际估价师汉顿老先生小心翼翼拿起一枚流浪币,正是被约克嘲笑的吐舌头怪脸头像。
老先生如数家珍道。
“这两枚,虽然不是老艺术家的作品,但根据钱币年份,和图案刻画的风格,收藏界拍卖会上至少能竞拍到13万。”
“这枚是模仿收藏界德尔的刻画风格,可以拍到30万美刀。”
陈华裔,眼里全是羡慕。
“就这小玩意儿,还真能换曼哈顿中心的一间公寓!”
“该死,刚才我也站在那铺子边,我怎么就没捡一枚?16美刀一个,相当于无成本白送!”
国际估价师汉顿老先生看到最后一枚流浪币,他停顿了足足好几秒,发出“咦”的疑惑。
周围鉴定师纷纷紧张地咽了咽喉。
能让国际收藏家协会的首席估价师疑惑,这枚流浪币,必定不凡!
汉顿老先生眉头紧锁,不仅对放大镜贴眼看,更是嗅了嗅,还伸出舌头尝了一口。
味觉鉴定。
每个年份的古董,都有不同味道。有些阅历顶尖的鉴古专家,有味觉鉴定经验。老辣的专家只要尝一口,就能通过不同的味道,精确定位到古玩的年份,来历。
国际首席估价师,舔了口古币。
这让所有人惊得头皮一麻。
嘶!!!
这是认真起来了啊!
能让国际首席估价师掏出绝学,认真鉴定的古币,会仅仅只是18世纪的流浪币?
汉顿老先生尝完,沉思片刻。
“这不是美币的流浪币。”
“是东亚古代压胜钱的流浪币!”
话音落下,全网惊讶。
这枚刻画后的钱币,居然不是北美大萧条时期的流通钱币?
压胜钱?
又是什么意思?
萧白打心眼里佩服这位老爷子。不愧是国际收藏家协会的首席。
老先生在鉴古方面,真专业,储备知识也足够丰富!居然能仅凭气味,味觉,和压手感,就推断这枚是东方压胜钱,这份专业度,让人叹服!
捡漏师约克怎么看,怎么不敢相信。
他拿起压胜钱,在镜头前放大。
“东亚的钱币?怎么会在18世纪来北美?”
所谓“压胜币”,这就是民间流传“花钱”。
“压胜币”被民间相信,可以驱赶某些鬼神,后来钱形上又增添了各种吉语,祈福避邪用,不作为流通币。
不用于交易的压胜钱,深深浸润东方传统文化气息,使得它别具收藏价值。
萧白手里的这枚流浪币,背面隐约能见“道光通宝”四个字。
是清道光年间,官方铸造的花钱。
萧白对镜头用惋惜的语调,叹息道。
“清代的压胜钱,不作流通,不值钱的。”
“也就只能卖出个40万美刀顶天。”
粉丝们又好气又好笑。
“也就?只能?”
“好家伙,在主播眼里,40万已经是不值钱了?”
“汝听,人言否?”
“凡尔赛大师啊!”
“又是被萧哥不当人,凡到的一天,我哭死。”
……
萧白一边谦虚,一边要把压胜钱流浪币收起来。
但是国际评估师汉顿老先生心中直打鼓。
直觉告诉他,萧白那么珍惜这枚流浪花钱。
一定,不简单。
汉顿老先生恭敬道。
“萧宝友,可否再借古币一观。”
这回,国际评估师更仔细的观察花钱的各个角落,连任何细微的雕刻,刻画,连包浆的厚度都没有放过。
越看,他越是心惊。
蓦地,他猛地一拍大腿,幡然醒悟,几乎是用杀气腾腾的语调大吼。
“这不是普通的压胜流浪币!”
“而是在描写19世纪末加州淘金热的记录史币!”
突如其来的大吼,让所有人心中一跳。
捡漏师约克更是被父亲的疯狂,吓得六神无主。
记录币就记录币,您老吓我干什么?
儿子都快被您吓笨了。
这时候,陈华裔同样用放大镜仔细贴眼观察,他也看见了署名。
“流浪币的雕刻人是……清末画家陈丹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