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站在顶端
当年来浮生楼给黎王挑选合适的女儿童培养刺客时,一眼就看到了她,永远忘不掉她当时的眼神。
为了活下去,顽强如野草一般,是那样坚定的眼神,王栗有意救下这个小姑娘。
虽然进如令阁不好过,但至少能帮她把她的妹妹从火坑里捞出来。
苏淮欣的武功是他教的,叫一声师父也不算过分。
他想让她活下去,所以黎王不能醒过来。
无形中王栗与姜北荣暗中较劲多日,一个动用关系让浮生楼重新开张,一个动用关系让浮生楼无法开张。
距离赏菊宴还有七天,王栗来找姜北荣。
还是在水榭,姜北荣还是在喂鱼,只是这一次不同,是王栗主动来的。
王栗:“属下见过黎王妃。”
“何事!”
“你许诺了苏淮欣什么?”
这是姜北荣意想不到的,这么直接,连寒暄都没有。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有个疑问苏淮欣做事滴水不漏,在如令阁这么多年没有行差踏错,你是如何发现的?”姜北荣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我会看脸色!”王栗回答。
姜北荣狐疑的看着他:“那你能从我脸上看出什么?”
“黎王遇害的第二日你就找过苏淮欣,你许诺了她什么,事成之后你会给她自由吗?你会放她走吗?你能保证她姐妹二人安全离开吗?”
王栗的嘴不停的输出,句句话都不离苏淮欣。
“你和苏淮欣之间是什么关系?”姜北荣问道。
“师徒。”
“只要她想走我绝不拦着,我还保证她们姐妹俩衣食无忧。”姜北荣继续回答道。
“我可以把如令阁交给你,就像黎王那样,但是如令阁一把手的位置必须是我。”王栗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姜北荣抓了把鱼食扔下去:“当然,不过我需要你交出所有的人质。”
“可以,但是苏淮宁你必须放走!”王栗爽快的答应了,也提出了条件。
“不,你错了,我要放走的是所有人!”姜北荣道。
王栗不理解道:“你就不怕手上没有把柄,无人听从吗?”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姜北荣看了眼水中抢食吃的鲤鱼继续道,“把如令阁每个人对应的家属极其地址,都交给我。”
王栗将名册递给姜北荣。
“你打算什么时候接手如令阁。”王栗问道。
“五日以后,在这期间我会把运转如令阁的钱给你,务必在我接手之前让如令阁正常运转起来。”姜北荣下达命令。
能够答应的迅速,不只有苏淮欣的帮忙,还有齐王。
齐王发现了如令阁的存在,盯上了他们,已经杀死了十几个如令阁人员。
没有经济来源,又有外敌追杀,如令阁人心惶惶,所有的压力都抗在王栗一个人身上,能强撑这么多天不容易了。
被逼上了绝路,只能选择姜北荣。
得到名单后姜北荣马不停蹄的赶,一家一家的拜访。黎王统领这些人靠的是威胁,姜北荣再用这一招没有意义。
这样只会走上黎王的老路,等到没钱,或是失势,这些人就是一盘散沙。
所以姜北荣要走另一条路——人心。
每家每户的去走访,只有五天时间,每天要跑十几二十家,换上了最朴素的衣衫,每去一家每带一点东西,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就是粮食。
民以食为天,这些人都是普通老百姓,询问家属生活上的困难,承诺解决问题。并着重强调姓名,并且告诉对方自己是他们儿子或丈夫的上司。
将每天去过的人家的名单交给苏淮欣,让她通知这些人回一趟家,见见父母妻儿。
一切准备就绪,第六天姜北荣站在如令阁的大殿之上,等待着众人的到来。
众人到齐后,疑惑的望着大殿之上的女人,女人着深紫色窄袖衣袍,两侧站着的是苏淮欣和王栗。
之前有派遣到黎王身边办过事的人认出了女人:“黎王妃。”
众人议论纷纷,王栗开口底下的人鸦雀无声:“诸位安静,这位就是我们如令阁的新阁主。”
底下有人说了:“她是女人,女人怎么能做阁主。”
洪亮的女声响起犹如大海呼啸,气宇轩昂,仿佛一人可抵千军万马的气势:“女人,女人怎么了,我也是女人,你们有谁敢不听我的话!”
苏淮欣一出现,底下的人不敢再有异动,苏淮欣能有现在的地位不是靠黎王赋予的,靠的是自己一拳一拳打下来的。
说出这一番话,不单单只是为了帮姜北荣掌握如领阁,也是为了她自己。
在如令阁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苏淮欣并不讨厌这样的模式,能力强的人就应该站在顶端。
她站上了顶端,可这些人还是敢在背后议论她,这不公平,同样如此王栗受到的是恭敬。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我不是什么黎王妃,从今往后我是如令阁的阁主姜北荣,若有不服者就站出来。”睥睨一切的眼神,显得姜北荣格外强悍。
姜北荣放狠话,气势凌人,抓住人心是一点,但是要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的的为她办事靠的还是权势。
底下有人不服:“我们跟着黎王,将来是从龙有功,跟着她我们算什么,反贼吗?”
“就是就是!”有人随声附和。
众人开始喧闹不止,各种抗议,不服从者层出不穷。
“反贼!错!我要你们做正规军,从现在起你们隶属于康州军。”姜北荣大放厥词,“想想你们的妻儿老小,还在家里等你们,没有人想回去吗?”
姜北荣说出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凡的力量与气度。语调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坚定。
铿锵有力的话语,极具感染力,他们随着姜北荣说的话开始思考。
“跟着我钱管够,让你们一家老小吃饱饭,有衣穿。”姜北荣继续给他们灌输着思想,“各位你们亲人的住址,我都交给你们了,想回家看望随时!”
听到这里有有人开始沉默,有人开始时东张西望随波逐流,有人开始放弃反抗。
前几天的铺垫为的就是今天,这就好比一个大将军统领三军,却跑到一个小兵家里,去探望他的家人,在送上一份改善生活的薄礼。
家里人说想儿子,想丈夫,就立刻安排人回家探亲。
大部分人选择归顺,毕竟这么多年没回家了。当然也有人反对,高喊着“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