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子里时,夜色已经浓稠下来。
家家户户点上了灯。
沈爹见沈鸢久不回,正出来满村子地寻人呢。
沈鸢听见她爹扬声那头在田坎那头叫她,她连忙在这头回应了一声。
沈爹听见她了,方才转头往这边回走,走近些看见沈鸢她人了,天色这么晚才回来,还不轻不重地呵斥她两句。
沈鸢回头对顾昀道:“老是让你看见我挨骂,真是一点面子都没有了。”
顾昀若有若无地笑了笑,道:“快回去吧。”
眼下也不像冬天的时候什么都不方便,因而顾昀不跟他们一起回。
沈鸢随她爹走了几步,忽而停下来,又回头看他,道:“阿昀,谢谢你。一直以来帮我很多。”
她是个通透的人,与其说顾昀每次来都是她在照顾他,不如说一直一来是他在照顾自己。
顾昀神色淡淡地转身往村子里处自己的屋院走去。
他们身份悬殊,明明只要他一句话,就足以改变她的生活和命运。但那不是在帮她,他让她读更多的书,识更多的字,学到更多的东西,一步步引导她靠着积累改善生活、自主独立,那才是对她好的。
他从未对她有过任何实质性的馈赠,但却处处都是良苦用心。
沈鸢回到家时,家里正等着她回来吃晚饭。
沈母也难免斥责了她一番,道:“天都黑尽了,你一姑娘家怎么还不知道回家?”
沈鸢道:“今日进山走得远了些,所以不知不觉天就黑啦。”
沈母正想说什么,沈鸢连忙又道:“娘放心,稳妥得很,今天我是跟着阿昀一起的。”
她把背篓放下,年轻的脸上神采奕奕,“今日采到了比以前更好的一些草药,家里也好常备着。还有,阿昀带着我挖到了一株人参呢。”
沈爹沈母一听,都近前来看了看。
沈鸢小心翼翼地打开帕子,将一株完整的人参呈现在家人眼前,道:“他说这样的参能卖好几两银子,我打算明天进城去试试。”
几两银子对于村子里的一户人家来说,无疑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沈爹沉吟着点点头,道:“那明天我送你进城去。”
沈鸢道:“不用了,我坐阿昀的马车,他载我进城。”
沈老爷子精神矍铄,就是记忆力越发的不行了。沈鸢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家子其乐融融。
老爷子笑问道:“阿昀来了啊?”
沈鸢道:“曾爷爷,您上午才问过,他是来了。”
老爷子望望门口,道:“怎么不见他人呢?”
沈鸢道:“他回自己家啦。”
饭食间,沈母想了想,还是道:“你和阿昀都不是小孩子了,虽说是从小到大的玩伴,可也应注意一些。等以后你要是说了亲,就更应该与他保持些距离了。”
沈鸢顿了顿,道:“娘,我把他当弟弟。”
沈母看她一眼,道:“当弟弟又如何,便是亲姐弟长大了也得避嫌。你不是小姑娘了,你都能嫁人了,姑娘家要爱惜自己的名声,知道吗?”
沈老爷子道:“我看阿昀挺好,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们不用太过拘束。”
沈母语重心长道:“他与咱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再好的情谊也不可能永远这么持续下去,长大了以后,都是要各奔东西的。沈鸢,切莫有不该有的念头,才能坦然面对将来。”
沈鸢低头看着碗里的白米饭,应道:“娘,我知道。”
沈母道:“再过阵子,你便十七岁了。过后若有人来说亲,遇到合适的,你便好好的嫁人,过自己的踏实日子。”
沈鸢抬起头来,鼓起勇气道:“娘,我不想嫁人,我要照顾曾爷爷,要照顾弟弟们,还有爹娘。”
沈母道:“你十五六岁的时候便有人来说亲,那时我觉得你尚小,可以不着急。
“可姑娘家到了年纪都是要嫁人的,哪能一直待在家里白白耗了年纪。要是等你耗成老姑娘了,想嫁都嫁不出去了。”
沈爹道:“听你娘的,你娘总不会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