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由于他一时的有感而发,不禁有了难得一见的突破,跨入了他漫长年代里的稀有门槛。
就这样,宗主走进了新的境界,羽化成仙之前的最后一步,也可以称作化神境。
弟子们全都感应到了宗主心境的这个变化,集体为宗主的觉悟感到开心。
有的时候,剑士的突破不仅仅是实力的提升,也会出现在某种时刻的一种冥冥感悟。
这或许才是更为重要的,毕竟人生的路途十分遥远,只有手握日月,才可征服自我。
如此,年龄大的一方和年龄小的一方开始了最后一次交锋。
与水有关的传说丰富多彩,而这最后一次交锋的灵感便是出自于此。
因为年龄大的一方和年龄小的一方都喜研究古典文学并从中汲取深意,在理解与认知中获得与造就水元素相关的剑术精华。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讲述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采用疏导的方法,而不是像他的父亲鲧那样一味地堵。大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为民奉献的精神。
年龄大的一方熟识了大禹治水这个传说,身有所感,这使得他发现,作为一个剑士,应当具有持久的耐力,才能够完成永远的意志驱动与思想平衡,同时,也应当具有无私为上、为民着想的精神。
这样的举动来源于伸张正义、除恶扬善的剑士本能,要知道,剑士的初心就在此处。
如此,年龄大的一方的佩剑所包含的水元素的力量在弘扬道德的框架上越发深沉,于是受冷静的情绪所感凝聚成了一层一层的冷气流交汇以后的冻面。
冻面的波及范围由于受温度差的影响不会太远,但针对年龄小的一方当然是轻而易举。
这一格一格的冰层使得年龄小的一方身体的不同位列被分割,每一个结构都被特殊化处理。
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年龄小的一方也联想到了属于自己的古代传说。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讲述了项羽率领楚军救援巨鹿时,下令凿穿渡河的船只并砸碎炊具,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虽然这个传说没有直接提到水,但与水的关联在于船只和渡河的背景。
年龄较小的一方根据破釜沉舟这个传说故事的寓意,决定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处境。
在年龄较小的一方现如今的情况下,他只有战斗到底,决不后退。
留有后路固然稳妥安全,但也容易使人懈怠,不求进取。反之,人在逼入绝境之时,求生的欲望将会激发出内心深处潜藏的一切能量,以求一搏,从而得到更大胜利。
于是,一股勇气宛如来自大地蛮荒的原始呼唤,如是降临。
年龄小的一方身体发生了机变性重组,控制住了冰层的分界,拥有了属于自己新生的冰感。
这种冰感给年龄小的一方通过水元素与冰元素的转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酿冰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