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巧合
在回宋府的路上,宋夫人已是一肚子气。
但碍于陆延均在场,她没有表现出来。
赛诗会结束后,宋夫人特意拉走了陆延均,想要打听打听他对阿婉的想法。
“王爷啊,今天这场赛诗会,办得一般般,让你看笑话了。”
“不。我觉得办得很好。”陆延均微笑道。
他都忘了自己多少年没有听过芸书背诗了。
儿时在宫里一起念书时,小小的霍芸书,总是表现得格外积极。
那时候的她,天真烂漫,不谙世事,记起什么诗,总是会高高地举起手,马上在课堂上背出来。
他还记得她的模样。
灵动的一双大眼睛,仿佛会说话。
两只翘起来的小辫子,一晃一晃,活泼极了。
在座的皇子,年龄都比她大。他们也总是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一字一句地背着诗文,声音稚嫩而清晰。
转眼,竟过去这么久了。
她已不是那个课堂上皇子们都爱逗着玩的小姑娘,霍芸书了。
“芸书啊,不懂事。本来是想要让大家多参与参与的,结果她呀,一个人出尽了风头。王爷您别见怪。”宋夫人一句话,拉回了他的思绪。
他回过神,茫然地看了她一眼,摇了下头,“不会。我很欣赏她。”
宋夫人神色一僵,又笑道,“王爷自己都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物。欣赏有才华的女子,也是必然。”
陆延均无心与她攀谈,漫应了句,“是啊。”
“那王爷,也一定很欣赏阿婉吧?”宋夫人含笑抬眼,终于引出了话来。
她的眼睛,冷静,精明,一眨不眨地看着陆延均,盛满了难以言状的心思。
陆延均想了一想,才记起哪个是阿婉。
那个清秀文静的女子,有几分才华,但说话轻声细语,仿佛有些怯场。
“是。”陆延均随口应道。
但就这一句话,让宋夫人顿时燃起了希望。
“王爷肯定也读过不少书。改日有时间,王爷不妨来我这宋府,和阿婉……”宋夫人短暂停顿了下,又不动声色说下去,“和芸书姑娘,一同切磋切磋。”
陆延均对她的话提不起一点儿兴趣。
但“芸书”二字,让他没法拒绝。
“好。”他淡淡地答。
宋夫人心满意足地笑了。
此刻,霍芸书、宋楚彦和阿婉走在后面。
阿婉很钦佩霍芸书的才华。一向内敛的她,也忍不住挽着霍芸书问东问西。
霍芸书觉得这是一个很单纯善良的姑娘,便也热心地与她攀谈。
“芸书姑娘,真不知道,你怎会读过那么多的书。宋夫人与宋公子认识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姑娘,居然从未提起过。”阿婉道。
宋楚彦也笑,“夫人与我,也是刚刚认识她的呢。”
阿婉好奇地抬眼。
霍芸书怕宋楚彦不好意思,便说自己非宋夫人所生。
“承蒙宋夫人关爱,才得以留在府里,享受如今的锦衣玉食。”
阿婉一听,立刻笑道,“看来,芸书姑娘的母亲,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我家境不算好,但幸得家母孜孜不倦的培养,才能稍稍多读了一点儿书。如今看来,芸书姑娘的才华,远远在我之上。想来,芸书姑娘,纵不是名门望族之女,那必然也是出身不凡。”
单纯的阿婉,并不知宋家的过往。她只是想表达自己对霍芸书的夸赞。
宋楚彦沉默了下。
霍芸书是那小妾的女儿。母女两个颠沛流离,哪里谈得上出身不凡?这个阿婉,怎么说话如此不着调?他忍不住在心里埋怨。
“阿婉姑娘,你太高看我了。我只是偶然翻过一些书,谈不上什么才华。”
阿婉听完,又向开口赞美几句,却被宋楚彦打断了。
“寒门难出贵子,这话早已不入时了。人的才华,不是家境能决定的。”
宋楚彦有意委婉地宽慰霍芸书。
但霍芸书根本不在意。
阿婉见一向顺着她说话的宋公子竟开口反驳自己,愣了一愣,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失言了,便随口笑了笑,“也是。”
随后,三个人之间便沉默了下来。
这短暂的沉默,给予人思考的空隙,让宋楚彦猛然间意识到了什么。
“寒门难出贵子”,是这世世代代几乎难以改变的规律。
纵然偶有草根子弟石破天惊,一飞冲天,但那是几代人才出一个的极少数。
芸书姑娘不是说,母亲是开绸缎铺子的吗?母亲过了世,她不就去酒楼里打杂了?
如此出身的姑娘,怎会有那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气质?
他细细一想,顿觉蹊跷。
这姑娘平白无故到了宋家,凭一个不知何处来的小厮随口说的几句话,就成了宋老爷的亲女儿?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宋公子,夫人催了。”阿婉觉得他慢下了步伐,便道。
宋楚彦回过神,仓促地挤出一个笑容,跟着走上前去了。
当晚,宋楚彦来到了宋夫人房里。
宋夫人正坐在桌前与阿婉说话。
阿婉今日受她邀请,留在房中陪她休息。
管嬷嬷立在宋夫人身后为她捏肩。
宋夫人正在询问阿婉,对王爷印象如何。
阿婉一见王爷,便被他那堂堂仪表与从容气度吸引了。
可她个性拘谨,不敢表露喜欢,只是垂眼,神色略显羞赧,“王爷是一个极为出色的人。”
“阿婉喜欢不喜欢?”宋夫人凑近,含着关切的笑问。
阿婉抿了下嘴,脸色更红了,“夫人怎问阿婉这样的话。”
姑娘家的心思,宋夫人一看便知了。
阿婉如此反应,必是芳心暗许了。
然而,两人没谈多久,宋楚彦便敲门而入。她们只好停住了对话。
宋楚彦作揖,先是为自己这么晚打扰夫人而抱歉。
“你一向不会这么晚打扰我。一定有要事跟我说。”宋夫人缓缓睁开了眼,看着他道。
“是。”宋楚彦低头。
“坐吧,慢慢说。”宋夫人说着,又向阿婉道,“阿婉,你去膳堂帮我看看,还有没有点心吧。”
阿婉也知道,宋夫人是觉得她不方便坐在这里。
她便起身,向他们行了个礼,离开了房间。
管嬷嬷这时走去,关上了门,又为宋楚彦倒了杯茶。宋楚彦这才坐下。
“夫人,有一件事,我不得不好奇。”
“说。”
“您是如何判断,府中那个姑娘,正是老爷的女儿,宋芸书呢?”
宋夫人眉头一皱。
“你是怀疑,她不是宋芸书?”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这种大事,要谨慎为好。”
“你只说你心里的疑虑吧。”宋夫人心思敏锐,直截了当道。
宋楚彦斟酌了下,便开口说了那“寒门不出贵子”的猜测。
“我不曾见过那位妾室。夫人应当见过。夫人觉得,她是能教出宋姑娘这样女子的人吗?”
宋夫人回忆了片刻。
那小妾,就是府里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而已。
个性开朗,说话娇俏。除此之外,她也没有什么吸睛的地方。
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如春蚓秋蛇一般。
宋夫人轻蔑地冷笑一声,不答。
她如何没想到这一层?
一直以来,她只怀疑霍芸书不如她表面上看来的那样秀外慧中,是一个徒有外表内在空虚的花瓶而已。
霍芸书若真这般聪慧,便极有可能不是那小妾的女儿……
“夫人,不过这些,也只是我无端的揣测罢了。夫人能认下她,一定有夫人的道理。”宋楚彦道。
“楚彦,你很聪明。”宋夫人盯着他,静静地微笑,“你给我提了一个醒啊。”
宋楚彦沉默了下。
若宋夫人和他有一样的感觉,那么,这说明他的揣测并非是臆想。
他很有可能就要接近某个阴谋了。
“你回去吧。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
“好。”宋楚彦起身作揖,便告辞了。
此时,夜已深。
可在王府里,陆延均也心中不安,难以入眠。
宋夫人的话,久久徘徊在他耳畔。
他思忖良久,终于起身,去书桌旁写了封信。
第二天一早,他就叫阿和去宋府给霍芸书送信。
如此风头,必会给她招致危险。他要提醒下她。
阿和来到宋府,不肯引人注意,便嘱咐带路的家丁,只领他去见宋芸书一人便可。
但那家丁咋咋呼呼的,非要领着阿和在府里瞎逛,好像领着一个王府的人是一件特别长脸面的事。
结果,他们被在院里赏花的宋夫人看见了。
宋夫人正挽着阿婉,盘算着该如何给她和王爷制造机会。
阿婉心中羞怯,不敢作答,只能说,“一切听从夫人安排。”
结果,宋夫人目光一扫,立刻锁住了从院外匆匆走过的阿和。
她认得阿和,当即扬手道,“阿和公公!”
阿和脚步一顿。
陆延均千交代万交代,不要多事,送完信便走。
可既然宋夫人看见他了,他也无计可施,只能停住脚步,向对方问好。
“怎么来宋府了?王爷呢?”宋夫人带着阿婉走出去,问道。
阿和愣了愣。
送信一事,王爷让他保密。
于是,思忖了下,他便道,“王爷请我来看看宋家的铺子。我正准备让宋姑娘带我去呢。”
宋姑娘宋姑娘,这宋家,不是没了那宋芸书就转不了!宋夫人暗想。
但她保持着平和的微笑,不紧不慢道,“正好,今天,我也闲在府里没事。我就带着我这府里几个姑娘,去王府里向王爷汇报汇报。这铺子的情况,那宋姑娘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呢!”
阿和脸上的笑容僵了下。
无奈,他只好答应。
走出宋府前,他瞟了一眼那个带路的家丁。
这家伙!阿和咬牙道。
那家丁还在兴致勃勃地跟旁人说着话,全然没注意到边上投来的略带埋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