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冷战
出了碧落堂,陆延均便回了养心殿。
他想要一个人冷静冷静。
那霍芸书回到坤宁宫,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却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于是,她重新披上外套,想去养心殿喊陆延均回来。
陆延均一个人坐在养心殿看书。
但那书页翻了又翻,他却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
芸书她……睡了吗?他不由得在心里想。
方才,我不应该跟她闹情绪的。她也是为了我好。
正想着,养心殿的门被轻轻叩了两下。
“延均,你休息了吗?”
是她。
声音一如既往温柔明快。
“嗯。”
那按耐不住想要奔去开门的人,却只是故作冷淡地应着,坐在位置上不动。
霍芸书推门进来,轻轻地道,“夜深了,去休息吧。有什么奏折,早上再处理吧。”
“嗯。”陆延均也是等了台阶就下的人。
他马上收拾东西,跟着霍芸书往外走。
“那件事,你不要再提了。”他说。
霍芸书却沉默不语。
陆延均立刻停住脚步,看她一眼,冷静地重复着,“芸书,你答应我,不要再提了。”
霍芸书也没有躲避他的目光,只是平静地回望他。
忖量片刻,霍芸书才轻摇了一下头,淡淡地道,“延均,请你不要怪我。可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父皇和母后,也会希望我这么做的。”
陆延均深吸一口气。
他转身折回了养心殿里,重新在桌边坐下,打开了那本刚刚才合上的书。
“你回去吧,我今晚待在这里。”
他望她一眼,淡淡掷下了这句话,目光深得可怕。
而后,他便不再看她了。
霍芸书也只好轻声应了一句“嗯”,离开了养心殿。
当晚,两个人各宿两地。
他在养心殿。她在坤宁宫。
这是他们成婚以后,第一次分开过夜。
两人都几乎一夜未眠。
但第二日一早,两人也都早早地起了床。
陆延均去处理政务,霍芸书去碧落堂为阿檀和阿飞上课。
何老爷一早就把这两个孩子送到皇宫,凌月去把他们接进来的。
阿飞年长几岁,看过的书也更多。仅仅是朗读背诵,对他而言已是太过粗浅。霍芸书便将父亲从前的史书留给他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看过之后,她再一点一滴讲给他听。
有时,阿飞听得津津有味,时常会提出一些猝不及防闪过脑海的问题。
“管仲怎么会用粮食削弱鲁国的呢?”
“吕雉她为什么要杀韩信呀?”
“曹操为什么不篡汉呢?”
霍芸书也很喜欢为他解答。两人每次上课,就像是一对忘年的朋友在谈天说地。
阿檀年纪小,霍芸书就带着他读诗。她发现,从前葛颐尧和霍云铮教过的诗,他居然都记得,还能头头是道地讲出里面的意涵。
阿檀虽然性格内向,不像阿飞那般思维活跃,但却极为用功。每一次霍芸书要他练的字、背的书,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
短短几天,三个人已相处得极为融洽。
这几天里,陆延均一直住在养心殿,没有回来。
霍芸书曾派凌月去找过他。但得到的回复是,“除非我得到了芸书的承诺。”
凌月回来后,将这话传达给了霍芸书。
“小姐,陛下要你什么承诺?”
霍芸书叹了叹气,“永远不再提选秀一事。”
“你想让陛下选秀?”凌月有些惊奇。
“不是我想。母后想。这朝政,这皇室,这历代,都见不得这一夫一妻的帝王。”
凌月苦笑了下,“小姐,既然陛下不愿意,就算了吧。前人的规矩,也不见得就是好。”
“可是,若延均拒绝选秀,不是少了一个拉拢人心巩固朝政的手段?他一个人纵使能力再强,也是独木难支。更何况,父皇母后,也希望……希望这陆家,能子孙满堂。”
凌月沉默了。
小姐的顾虑……也有她的道理。
她捏了捏霍芸书的手,不再讲话了。
“娘娘,孩子们都到了。”
就在这时,采莲来敲门道。
霍芸书含笑点点头。
又到了上课的时候了。
于是,她收拾了下东西,往碧落堂去。
此时此刻,那陆延均坐在养心殿里,却怎么也没法专心做事。
他叫凌月去传话以后,在心里渐渐地回过味来,感到有些愧疚。
陆延均不由得暗自琢磨,越琢磨越觉得自责。
芸书也是好意。我怎么能这样晾着她呢。
于是,他放下了手上的活,出了门。
去坤宁宫的路上,他路过了碧落堂,听见里面飘出朗朗的读书声。
他不由得脚步一顿。
想来,又到了每日的上课时间了。
他放缓了步伐,悄无声息地迈进院里。
房门紧闭,但是有两扇窗开着。
其中一扇窗,面朝着一棵丁香树。
陆延均便悄悄地来到丁香树下,在秋叶掩映下,透过窗静静端详着屋里的动静。
三个人围着坐在书桌边。
阿飞在安安静静地看书。
阿檀正面朝着霍芸书背诗。他的身子坐得板正,声音清脆,语言流畅。
霍芸书将书放在桌上,也不看,就温柔地注视着阿檀,听他背完。
深秋和煦的日光,由窗户无声无息地倾泻而入,将整间屋子都染上了明快温暖的色彩。
陆延均默默地垂下眼来,笑了。
芸书啊芸书。他不由得想。有了你,我怎么还会有娶妻纳妾的想法呢。
为何你要一直说那些话呢。我啊……该拿你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