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薪火鼎
陈落看着楼下聚集的越来越多的人群,又抬头看了看太阳,问道:
“独孤兄,这册封仪式什么时候开始?”
独孤云起道:
“应是午时。”
陈落点了点头,而后百无聊赖的看着周围。
独孤云起见陈落如此毫不在意的模样,也不再多说什么。
不一会,草原使臣萨满法师以哈达及缓缓走到京城的城楼上,在城门楼一旁落座。
而在草原使臣上来之后,又有两队人陆续而来。
其中一队人将长相披在肩头,盖住自己一般的脸庞。身上披着各类兽皮,虽没有带兵器,但看起来极为凶狠。
而另一队人,长相矮小,最高的只得五尺,额头光亮,虽有胡子,但却只有鼻子下的一小撮。
因为太过矮小的缘故,陈落只能在他们走动时,时不时在宫墙的凹陷处看到一个额头。
陈落指了指那些人,问独孤云起道:
“孤独兄,那些,便是东瀛人吗?”
独孤云起点头道:
“是。”
陈落饶有兴趣的看了过去。
独孤云起说道:
“陈兄,你可莫要小看了这些东瀛矬子,他们个头虽然矮小,但凶狠程度却丝毫不比草原和西域弱半分。
而且他们窃学了我们卫国的兵器锻造之法,造出的东瀛刀坚而锋利,听一名长面子在东境戍守的老将说。
这东瀛人狡猾至极,整个东瀛就如他们的个头一样,都是彻彻底底的小人。
你强大,他便讨好于你,臣服于你,向你虚心求教,做你最忠实的狗。
但若是有一天你失了势,这条狗突然就会反过来咬你一口,让你苦不堪言。”
陈落点了点头,心道:
这……和前世某个国家的行事作风倒是挺像。
独孤云起低声说道:
“对了,陈兄,我告诉你。
据我得知,这批东瀛使臣这段时间得到了两件宝贝。”
陈落疑惑:
“宝贝?”
独孤云起点头道:
“是,就是宝贝,我安插在他们住处的仆人亲口说的,他们以为我们安插的人不懂东瀛话,所以便没有防备。”
陈落眼中露出亮色,问道:
“那具体是什么宝贝?”
独孤云起摇摇头,解释道:
“那位仆人说,他也没听到,只听到了:这两个宝贝大大滴好,有戏这句话。”
陈落闻言,再度看向那几名东瀛使臣。
与此同时,准备放出神念,探查他们身上所谓的宝贝。
而当陈落看向那几名东瀛使臣的时候,陈落发现那名东瀛使臣也在看着自己,眼中充满着凶厉与杀意。
陈落以为他是仇视自己,虽然不知道这种仇恨因何而起,但陈落立即在眼中凝聚杀意,准备回击。
然而,当陈落眼中的杀意刚刚凝聚之时,那名东瀛使臣便有扭过头看向了围观的百姓。
而陈落发现,那名东瀛使臣的眼中的杀意并没有消失。
陈落有些疑惑。
对自己有杀意,虽然不理解,陈落倒也还能勉强推测出几个理由。
比如,镇东侯尹天是自己父亲带出来的元帅,自己父亲带出来的人破灭了他们入侵卫国的愿望。
所以东瀛人对自己父亲镇北王有仇恨和杀意,恨屋及乌,对自己这位镇北王世子也有着杀意。
然而,对一些平民百姓为何也有这么浓重的杀意?
莫非,这人本就是一个嗜杀之人?
还是说,这人仇视卫国?
陈落摇摇头,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浪费时间,这是镇东侯该头疼的问题。
不一会,一声钟声响起,午时已到。
已经大敞的宫门内走出两排文武官员。
以太师独孤风云和太尉田弼持为首,分别向着两旁搭筑的坐席而去。
而苏延言则是单手举着圣旨一样的物事走在正中。
陈落大致数了一下,文武各有四十二名,加上苏延言,正好是九五之数。
苏延言站在高台上,打开手上的卷轴,朗声喊道:
“今日,是一年一度拜祭龙祖,和祭奠忠臣的端阳节,也是祥瑞公主的册封大典。
本官是礼部尚书苏延言,有幸能主持这一次空前绝后的端阳节大典。
现在,本官宣布,大典开始!”
随着苏延言的这句话落下,一声沉闷的钟声响起。
等回响的钟声完全落下,苏延言才开口道:
“有请陛下,点燃薪火,拜祭龙祖!”
苏延言的话声刚落,身穿明黄色龙袍的皇帝陛下便从宫门内缓缓走出。
在他的左侧,乃是双手持火把的太子殿下。
而右侧,则是一位凤冠霞帔的美妇,举止仪态万方,不用多问,也知道是一国之中母仪天下的皇后。
皇帝陛下的两旁只有八名禁军,而在皇帝陛下登上正中高台的时候,八名禁军却立即停步,站在了台阶前,威严肃穆。
正看着皇帝陛下与太子殿下的陈落突然感觉到高台之上被一股杀意笼罩。
陈落神识全部散开,发现这股杀意来自那名东瀛使臣。
陈落抬头看去,只见那名东瀛使臣已经缓缓站起了身。
而在那名东瀛使臣的身旁,有一个文人打扮的东瀛人正抓着他的手臂,努力的低声劝说他。
而那名眼中带着杀意的东瀛使臣也缓缓将自己的杀意散去。
陈落也将头再度转向了楼下的高台。
只见皇帝陛下从太子手中缓缓接过火把,放入鼎中点燃薪火。
鼎中干燥的薪柴遇到火焰,顿时腾腾燃烧了起来,发出一声声爆裂的声响。
皇帝陛下将火把再度递给太子殿下,而后撩起衣袍下跪。
与此同时,太子,皇后娘娘,自己文武百官,还有围观的百姓。
除了值守的兵士之外,其余都对着那尊鼎跪了下去。
皇帝陛下开口喊道:
“龙祖万安,薪火相传!”
太子殿下,皇后娘娘,以及文武百官还有百姓们也齐声喊道:
“卫国长兴,陛下万年!”
随后,众人齐齐一拜。
按理说,一国的皇帝陛下在外臣面前不应该跪拜,不然会有失威严。
然而,皇帝陛下对着薪火鼎的这一次跪拜,却并没有让人感觉有什么不妥。
皇帝陛下的威严仍在,并没有受到外臣的轻视。
过了一两个呼吸之后,皇帝陛下缓缓起身。
而随着皇帝陛下起身的,是太子和皇后娘娘。
之后便是文武百官,最后起身的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