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匆匆拾光

第6章 选择

匆匆拾光 当黛 4459 2024-11-13 17:18

  “这……”

  夏雄伟和莫大意对视一番。

  “肯定是大城市的教育更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依旧是母亲在说话。

  “妈,你怎么了?昨晚就有点不对劲。你们够辛苦了,家里还欠着别人钱,我怎么可能去什么城市读书,搞什么名堂。”小语有些气愤。

  “叔叔和你爸爸是十几年的朋友,你的开销都由叔叔出。”夏雄伟胆怯地说。

  姜玉晴使出了杀手锏,“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哥哥上高三,外婆身体不好,叔叔暂时支助一下咱们家。”

  “……如果是这样,让哥哥去城市吧,哥哥人聪明,他在城市肯定比我混得好。”小语拍着小天的肩膀,“哥,你看怎么样?”

  “我高三了,这一年时间特别关键,让我短短时间适应新地方新学校,太难了,你莫不是想害哥哥?”如果有这样的好事,小天自然想把机会让给妹妹。

  小语咬着嘴唇,这个事来的太突然了,打得她措手不及。能减轻父母的压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等将来有了经济收入,就把所有开销还给叔叔。

  但是,想到前路漫漫,想到未知的城市,小语的心思沉重而为难,“城市那么远,我不想离家那么远。”

  可是她的母亲很快告诉她,将来上大学也会离开家,离开父母,走自己的道路。

  夏雄伟一直拽着“扑通扑通”的一颗心看着她们商量。

  “妈,还是看小语的意思吧,城市教育好,但毕竟那是外地,离家里远,让小语小小年纪就离开家人,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小天看向伟叔,“伟叔,如果您肯帮忙的话,我以个人名义向你贷款一笔钱,等我读完大学,参加工作,本息一起还您。”

  “小天,你咋比妈还短见,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是教育好不好的问题。”姜玉晴又摆出道理来,“你看村里有钱人、县里有钱人,谁不把自家小孩送进城市读书的,我看有些小孩比小语还小呢。”

  “人家是有钱送,我家是没钱送。”小语一脸的不乐意。

  “爸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家里是穷,再苦再累,也让你和哥哥读书,巴不得把你们送进更好的学校。”姜玉晴又对小天说,“叔叔是可以借钱,借来的钱不是也让你们读书吗?既然有更好的条件,就要好好利用。我也不偏袒谁,小语上城市的费用由你们两兄妹一起还。”

  在夏雄伟的眼里,他们不仅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突然之间,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些憎恶,一心只想要女儿回到自己身边,却没有顾及他们是否愿意割舍这一个心肝宝贝。

  站在不远的谭静浑身发颤,不曾想到他们是如此的爱小语,尤其佩服玉晴阿姨的见识和谈吐,或许她知道,要想女儿有一个好的未来,必须割舍现在的自私。

  母亲将话说的这么直白,小语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拿不住,在农田干活的画面,暴风雨中拖稻草的场景,父母低声下气地问别人借钱的沮丧,这些行为就像狗皮膏药似的捏着她的大脑。

  -

  回到学校,小语心事重重,一切来得太突然,突然的叔叔和静姐,突然的要做选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面临什么,她永远也不知道。

  她一直渴望长大,以为长大后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是她现在发现长大好像是在渐渐远离父母和亲人。

  月亮在白絮般的云朵里穿行,风儿在万籁俱寂中吹过。小语转过身子,走进寝室,爬上床。

  寝灯被关了,夜车之灯亮起,刷刷的写字歌唱起,小语知道这是为了改变命运而努力的一群人,可努力就真的能改变吗?

  “同学们,我明天就要离开学校了。”一个不大不小带着感伤的声音响在寝室里。

  “啊?为什么呀?”

  “这高中才开始呢?”

  “方便告诉原因吗?”

  大家纷纷发问。

  “我爸不幸出了点事故,我奶奶又病重,我妈一个人实在分身乏术,也没办法供两个小孩同时读书,所以我先退出,支持我姐考大学。”

  “小小,困难只是暂时的,一旦离开了校园,就再也没机会了。”大家一致劝说。

  “大家放心,我只是暂时的休学一年,说不定明年就回来了。”

  先是一阵惊讶声,渐渐地转为平静的交流。

  “你姐比你大,理应她让给你读。”

  “话不能这么说,我姐读完高三,好歹是一个高中生。她成绩比我好,我相信她一定能考上大学。这是我们一家人商谈出来的结果,我也认为这是最好的安排。我还小,也才上高一,一切还来得及,但我姐正处在最关键的时候,她不得有半点耽误。”小小一脸平静地说。

  “一个人若是把心理顺了,就没什么想不通的。”

  王小小的退学给了小语很深的启发,为了成全家人,牺牲小我,这是大无畏的精神。

  深更半夜,寝室内时大时小的打鼾声,使得小语更难眠,离开与留下的大题,令她的心思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

  此时,天色已亮。

  起床铃声响起。

  有人在床上翻动,有人大大地伸懒腰,有人一边打哈欠一边叠被子……

  小语不慌不乱地叠好被子,心想或许过了今天,这一铺床就会属于别人的窝。

  “快跑,广播快停了。”

  可能是都要走的缘故,小语和小小两个人不紧不慢的。

  小小微微一笑地问:“小语,你昨晚在想什么,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吧。”

  “啊?”小语张开嘴巴,她应该想得到对方也会一夜无眠的。

  毕竟王小小是休学,她们刚刚历经了一场小小的战争穿梭到这里,是怀着目标而来,而她就要面临多重可能性,她怎么会不失眠呢?

  同样要离开,小语却是往上走,她这是多么幸运。

  “其实我也一整晚没有睡,本想找你聊聊,又怕吵着室友。”

  小语轻轻的笑了笑:“也许,我们可以谈一谈。”

  一种说不清的感觉,这种感觉更真实地影响着小语。虽然一晚上没有睡觉,但是精神一点也不差,因为想到自己接下来的行程可以为父母减压。

  到了操场上,早操便开始了。

  “小语,是跳跃运动了。”高启提醒道。

  “啊……”小语大吃一惊。

  “一脸的疲惫,你昨晚不会全程开夜车?”高启凑到她的跟前,“哇,两只熊猫眼,真是大大的。可别再做傻事了,身体第一,学习才第二。这个道理,你应该比我懂。”

  “没有开夜车,是想了一晚上的事,任凭我如何背古诗,数星星,睡神把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什么想不通,说来听听?”高启不放弃地问。

  这时候,早操结束了。

  “立正、稍息、解散。”

  像被打了一枪的一群鸟儿,整个操场的人儿各自散去,高启紧挨着小语:“早读后,一起去外面吃早餐。”

  想到自己快要离开,小语没有拒绝,无论如何也请他吃一次早餐,算是跟他道别。

  “现在学习起来如何?”

  “还行,好像学习也没有那么枯燥。”高启调皮地问,“怎么样?没有对我失望吧?”

  “你本来就很聪明。”小语又说,“不过,学习是长时间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所有的努力只有在一次考试上有最大的体现,那就是高考。”

  高启盯着她问:“你不是一向都说过程要比结果重要?”

  “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结果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下一步的起点。”小语大胆地看了高启一眼,问,“我是你的好朋友吗?”

  “啊?为什么这么问?”高启一脸的茫然,但又一下子笑了笑,“你把我当好朋友吗?”

  小语只是笑了笑,“我昨晚没睡,脑子锈透了。”

  两人很快就走回了教室。

  早读课上。

  同学的郎朗读书声,掩盖了小语的心思:

  “野丫头,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爱玩的孩子?”姜玉晴拿着棍子对着小语,“你今天为什么顶撞莫老师,你又看他哪里不顺眼了?今天不跟我说清楚,你别想进家门。”

  小语一脸的理直气壮:“他今天打了小花,小花几天没来上课,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绩,作为一个老师,不但不对她开导和好好教育,还拿她做不好的例子说。”

  “他是老师,自有他的管教方法,你才多大的人,你懂什么叫教育吗?”姜玉晴叉起腰杆,“既然你这么厉害,那你告诉我,你是老师,你要怎么管学生?”

  “我,我要……”小语在脑海里搜方法,憋了半天吐出一句话来,“我还这么小,哪知道怎么管学生,如果我能当老师,我干嘛还到他的课堂上去。”

  姜玉晴被气得哭笑不得:“既然你不愿意上学,那你明天跟我到田里干活,你看看天上的太阳晒不晒?”

  比起田地里,课堂还是好玩多了,不用晒太阳不说,还可以有许多伙伴作伴,小语嘟起嘴巴:“不要,又没到周六周日,我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好,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还顶撞莫老师,我就把你从教室拉到田里去。”姜玉晴提高声音,“听到没有?”

  “妈,你不要老是听他一派胡言,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你怎么连你女儿都不信。”小语笑着跑去拉着母亲的手臂,“其实我不是顶撞他,是他真的不该对学生动手,不该骂我们是猪头,要像爱惜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他,才会喜欢他的课堂。”

  “读书多么不容易啊,不识字就是一个瞎子,当一个农民多辛苦。小桂比你大一岁,没钱读书,天天跟她妈上山砍柴、到田里除草。你也知道小花考不出好成绩,这是为啥,因为她妈不让她上学,没有上学怎么考出好成绩。这个道理,你自己说出来的。”

  “妈。”小语哽咽地叫了一句,表示明白了什么。

  ……

  “小花已被父母下了辍学的决定。”莫老师一脸的茫然,“不要以为这样的命运不会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们当中有些人很快也会走上这条路。”

  看着小桂和小花的空白凳子,小语的双眼模糊了。

  “能站在这里跟你们说话,是我父母拿血汗水换来的机会。”莫老师沉痛地扶了扶眼镜,“我说这些话,不知道有几个人听了进去,有几个人明白。但有一点要记住,我们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是为了过上好的日子……”

  想起这段模糊的记忆,小语在心底长叹一气:有什么理由不为父母考虑一点呢?上城市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从门边的第一排,一个沿着一个看下去,尽力地记住,虽然只呆了短短的一段时间,但并不妨碍对他们的感情。

  她抽出信纸,一连写了几封信。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走出办公室,走出教学楼。

  该来的总会来的,要走的迟早要走,不必多愁善感,不必伤春悲秋,不必过多想象。

  这就是人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