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初的时候,换了语文老师,现在的语文老师是个女老师,偏爱辞藻华丽的文章。
副班长姜简每次月考作文和作业作文基本上都是该类型的文章。所以她每次月考的作文都在51~54分之间,作文总分60分。
陆晚身边的祁阅仪也是一个作文比较厉害的人。但她的文风有华丽的部分,也有不华丽的部分,但她写得是相得益彰的,该华丽的时候华丽,不该华丽的时候就不华丽。
祁阅仪的作文是公认的最好的,但是语文老师偏爱姜简写的作文。
作为文科生,很少有作文写得不怎么样的,更多的都是没亮点,很平稳的那种,所以基本上就是40分以上,50分以下。
在学考前的一次月考中,作文的素材给的是你认为最漂亮的风景是什么之类的,标题自拟。
按照正常的高中考试作文来说,老师会更愿意让学生写议论文的。
但是给的这个内容实在是写记叙文或者散文更容易。
考完后,每次的优秀作文都会被打印下来,作为优秀范围示例。一般作文有两页,一页是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并且加上一些素材;一页就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优秀作文。
陆晚和其寝室的人,除了祁阅仪,没有一个人被打印出来。即使如此,祁阅仪也只是打印出过一次,还被语文老师说:“写得很好,但是字数太少了,下次写多点。”
但姜简的文章就几乎每次都能看到。
文风很华丽,南籍的评价是一眼看过去特别华丽,但是很空,说是辞藻堆砌也不为过。
袁清清说:“但是语文老师就喜欢这类文章,不过我觉得你写得比较好。”
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讲卷子前,都要表扬一下作文写得好的同学。
因为在纸张上面的文章是精选的,只有5、6篇,但也有没在上面的学生,写得也比较好的。
在那上面写得比较好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理科班的学生多,文科班,也就1~2个之间。
陆晚虽然到了文科班,但是她的优势反而就不是语文了,而是数学,虽然文数很简单就是了。
在文科班的语文就没有几个不好的,当然也有不及格的情况,但那是在各种迟到旷课的情况下。这样一来,陆晚就任何优势都没有了。
陆晚的作文也是没什么太大优势了,但也不是次次都没什么优点。
虽然纸张上没她,但是语文老师说:“陆晚的作文写得也挺好,利用了什么什么手法之类的。”
陆晚心里很疑惑,想:“我抬头,只是因为听到了祁阅仪的名字,比较惊讶而已,因为之前好几次,写得老好了,就是没印上去。”
然后语文老师说:“你写的散文也挺好的,如果能写议论文就更好了。”
陆晚:我写的是散文么?还有我仅仅是为了凑字数而已,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写了。
陆晚平时写的作文,只有一次写了一首现代诗歌,姑且说是现代诗歌,毕竟不押韵。
她擅长写半真半假的文章。基本上她写的这类文章,得分会很高,之前她交了作业上去,这作业是抄写,但是老师要求抄写和作文写在一个本子上。
她偶尔闲来无事,就在本子上写写姑且算得上是现代诗歌的玩意或者就是其他的文章。
老师的评语是:写得很好,要是能写议论文就好了。
陆晚基本上高二的时候就没有写过几次非议论文的考试作文,她写议论文一直停留在42到48分之间。
在语文老师看来,42分是基础分,50分以上的才仅仅算得上是有亮点的文章,55分以上才能算真正的好文章。
但是学校里55分以上的人很少,大多集中在40到52分的范围中,倒也不是没有,只是出现的概率或许比夹到娃娃的概率还要低,而且出现过超过55分的情况的,是个理科生,她也仅仅就是56分了。
不知道文科的语文老师和理科的语文老师是不是有什么奇特的癖好,很喜欢比较。
语文老师认为最高分出现在理科班对她是一个莫大的耻辱。
所以在班上说:“你们书都读到哪去了?连理科生的作文都比不过。”
语文老师骂人的话,也是很厉害的,不带一个脏字,也绝不重复任何一句话,连班上最能辩论的都反驳不了。
高一的语文老师喜欢开门见山类的作文;高二的喜欢辞藻华丽类的作文。
班上的人的作文有很多写得比理科生好的,但是都没有那位理科生的分数高。
陆晚寝室除了两位小学妹外,写作文最厉害的是祁阅仪和南籍,其他几个人基本上是在平均水平上时好时差,不怎么稳定。
两个小学妹在忙着分科的事情。她们两人中陈琅颐是想学文科的,殷晖瑜是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还是选理科比较好。
除了两位小学妹,寝室里全都是文科生。
南籍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文科很厉害,可以在年级前几名的话,你可以学,但是如果不能,不建议学文科。”
袁清清说:“不太建议学文。”
陆晚说:“根据本省的分数线和本科录取率,建议选择理科。”
陈琅颐还是纠结了很久。
殷晖瑜说:“我们一起留在理科不好吗?”
最后陈琅颐还是放弃了学文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