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演义

第八十一回秦长脚二次拜相 赵官家怒罢三臣(1/4)

  【秦长脚二次拜相~赵官家怒罢三臣】

  话说赵鼎复相后,无所作为,群臣议者甚多。赵鼎听了,笑道:“今日之事如人患羸,当静以养之。若复加攻砭,必伤元气。”又建议收复中原,上书朝廷道:“士大夫多谓中原有可复之势,宜便进兵,恐它时不免议论,谓朝廷失此机会,请召诸大将问计。”

  官家道:“今日梓宫、太后、渊圣皇帝,还未回朝,不与金国言和,则不能送还。”

  参知政事陈与义言道:“用兵须杀人。若因和议遂心如意,岂不贤于用兵?万一和议不成,再用兵不迟。”帝以为然。

  金人废刘豫,赵鼎遣间招河南守将,寿、亳、陈、蔡四州之间,往往举城或率部曲来归,得精兵万余,马匹数千。当时庐州知州刘锜入朝,见官家奏言:“淮北归正者不绝,今年合肥可得四五万人马。”

  官家与赵鼎等人喜道:“朕每虑江上诸将控扼之势未备,若上流有警,岳飞不可下,则江、淮数百里备御空虚,今得刘锜此军,可无患矣。”

  岳飞知刘豫被废,略奏朝廷道:“宜乘废刘豫之际,捣其不备,长驱以取中原。”赵官家接到奏札,不与答复。岳飞又上书请增兵马粮草。

  官家聚百官谕道:“上流地分诚阔远,宁与减地分,不可添兵。今日诸将之兵,已患难于分合。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古人所戒。今之事势虽未至此,然与其添与大将,不若别置数项军马,庶几缓急之际易为分合也。”遂不许岳飞增加兵马。

  高宗在建康,问臣下都城选址。尚书考功员外郎楼炤言道:“今日之计,当思古人量力之言,察兵家知己之计。力可以保淮南,则以淮南为屏蔽,权都建康,渐图恢复。力未可以保淮南,则因长江为险阻,权都吴会,以养国力。”

  楼炤,字仲晖,婺州永康县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调大名府户曹,改西京国子博士、辟雍录、淮宁府司仪曹事,早年依附蔡京改秩,为台谏所论。其后立朝至位二府,皆与秦桧同时。

  天子又用秦桧之言,于是自建康府移跸临安,提拔楼炤为右司郎中。殿前都虞候杨沂中,主管侍卫步军兼权马军司公事解潜,以其军护从。

  是日,六宫先发。赵官家召淮西宣抚使张俊至宫中,从容与论边事。张俊道:“臣当与岳飞、杨沂中大合军势,期于破敌以报国家。”

  赵官家道:“卿能如此,甚合朕意。然此乃卿之所识,朕更有一二事戒卿。朕来日东去,你等军将不要与民争利,勿兴土木之工。”张俊悚息承命。张俊见地无砖面,再三叹息。

  官家道:“艰难之际,一切从俭,或许宽缓民力。朕为人主,虽以金玉为装饰,也未尝不可。若是如此铺张,非但此时士大夫言论不以为然,后世又会把朕说成怎样皇帝!”

  官家回临安途中,胡安国以衰老乞致仕,帝将许之,乃诏以胡安国解释《春秋》成书,进宝文阁直学士,让其致仕,命未下而胡安国已死。

  高宗回至临安,以户部尚书章谊为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行宫留守,吕颐浩为醴泉观使,中书舍人李弥逊为尚书户部侍郎,礼部尚书刘大中参知政事,复以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至此,秦桧二次拜相。秦桧复右相,朝士皆相庆贺,惟有吏部侍郎晏敦复,心知秦桧不是善类,忧心忡忡。高宗又罢免陈与义,增夔州路路分都监一员,修治关隘,练义兵;定以故宰相韩忠彦配享徽宗庙廷,徽猷阁待制、两浙都转运使向子諲试尚书户部侍郎。

  左正言李谊言:“金人入居汴都,西北之民,感恩戴旧,襁负而归,相属于路,此是苍天要兴我大宋。臣愿于淮南、荆、襄侨建西北诸州郡,分处归正之民,给以闲田,贷以牛具,使各遂其耕种之业;而又亲戚故旧同为一所,相爱相恤,不异于闾里。将见中原之人,同心效顺,敌人之谋,当不攻而自屈。”诏诸路宣抚司依累得旨措置。

  尹焞不想在朝为官,留身奏事,求归田野,且说道:“士人若不理会进退,安用所学!”

  翼日,官家以谕辅臣,对参政刘大中说道:“尹焞所学渊源,足为后进矜式。班列中若得老成人为之领袖,亦是朝廷气象。”乃以尹焞直徽猷阁、主管万寿观,留侍经筵。

  兵部侍郎王庶奉命入朝,官家与其道:“卿去岁任荆南知府,召卿之日,张浚已去,赵鼎未来,此朕亲擢,非有左右之助。”

  王庶顿首谢,因奏道:“今十年而恢复之功未立,臣请言其失,盖在偏听,在欲速,在轻爵赏,是非邪正混淆。诚能有功则赏,有罪则罚,其谁不服!苟委其权于大臣而非其人,则未有不身受其欺而国罹其祸者。昔汉光武以兵取天下,不以不急夺其费。不知兵者,不可使轻言兵。”

  王庶又口陈手画秦、蜀利害。天子大喜,即日迁王庶为兵部尚书,再拜枢密副使。议者乞遣重臣行边,遂命王庶措置江、淮边防。王庶至淮南,檄张宗颜将兵七千屯庐州,巨师古兵三千屯太平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从零开始经营冒险者公会诡艺从名画开始狐鸦小传群星的观察者全职法师之林枫穿书只为磕cp穿越瓦罗兰之我的老婆是凯尔海贼之铁铠冥魂神奇与美好的异世界龙魂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