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小神农

得!

对牛弹琴,鸡同鸭讲!

张玉梅见状,识趣起身,转进了屋里。

她知道,有些事情,操心的人急不来。

吴灵秀则默默微笑,等母亲走了有一会儿,才望着装傻充愣一把好手的哥哥,问道:“哥你对谢姐姐其实有意思吧?”

“社会上的事儿,你少打听!”

吴忧白了妹妹一眼,接着,对着手机认真研究起跑山猪的项目。

他刚才倒不全是糊弄自己的亲妈,确实是被惊到了。

翻果树资讯,偶然翻到论坛里有人在炫耀自己家的跑山猪多好多好。

没想到同样是猪肉,加个原生态标签,市场就能另辟蹊径,大有赚头。

那么问题来了。

青山村的天然山区,现成摆在这儿,自己弄个跑山猪项目,种植养殖一起搞,可有搞头?

这个,需要考察。

吴忧当即起身进了后山。

大青山的环境其实不太好,既没有嶙峋好看的山势,林间也没有什么稀罕的小动物安家。

早十几年还能见到野鸡野兔,现在就只有暖和季节长虫到处乱窜了。

其余的,诸如狼、熊、狐狸之类,城里人没见过,吴忧打小也没见过活的,后来见也是电视上和动物园里。

所以,他们这儿穷。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年头,吃水的更容易发展,但凡沾个码头,当地经济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吃山的差些,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地方,基本都与贫穷挂钩。

而吴忧的家乡就厉害了,方圆十里,没有一个称得上旅游景点的地方,旅游业也发展不起来。

典型的比平原不够平,比山区不够山,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地理位置与发展处境都很尴尬。

家家户户的经济来源,都指望那一亩三分地。

不过,对照着吴忧当下的想法,这些也不全是坏事。

一无是处的山林,起码不会被划成自然保护区,想在里边干点什么,相对就不用束手束脚。

“天然条件不行,咱就自己创造!”

吴忧注视着故乡的山,默默做下某个决定。

他此刻站在整片山的最高点,一棵百年老树的树枝上。

树枝离地二十多米,幸好是旁边无人,不然有些东西就解释不清了。

他要修炼神农秘典,简而言之要修仙,所以需要灵气浓郁的环境。

青山村虽说比监狱里强多了,总也算不上钟灵毓秀,对修行并无大利。

吴忧将山势地理纳入心中,琢磨起改造环境的第一步:聚灵。

“当某个所在的灵气积累到特定程度,便会凝结灵蕴,灵蕴足够强大,便是洞天福地。”

在洞天福地修行,自然事半功倍。

吴忧没那么大的愿望,能把大青山营造出灵蕴就已经妙极了。

而一旦结成灵蕴,风景自然而然也就远看赏心悦目、近处心旷神怡。

“靠!这也太贵了吧!”

琢磨着,为大青山倒腾个聚灵大阵。

刚到网上搜了第一种材料,吴忧便打住了,咬牙切齿喊了一声贵。

灵石是最容易搜寻到的材料,其实就是石中含玉的那种赌石原石。

一颗品质相对较好的,价格以w为单位的。

围绕整个大青山布阵,少说要埋下上千块完整原石!

那得多少个w?

最基本的乘法一算,吴忧再看了看自己干瘪的钱包,和单薄的余额……

这种天文数字,迅速让他飘起来的热血澎湃冷静下来。

大青山改造计划,暂时搁浅!

唉,是在下不配了。

吴忧一跃跳下二十米,从树上返回地面,独自走出山林。

还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先把地种好,再攒钱逐渐升级大青山的灵气环境。

这时候的他,已然意识到,修仙是个极其烧钱的行当。

“生在地上要上天,做了凡人想成仙!”

……

次日,吴忧下山到镇上银行把昨天预约过的几十万现金取了出来。

拎着个大皮箱,挨家挨户去找事先选好的那十几户人,商量租地。

虽然已经尽可能找耿直爽快的主儿,全盘谈下来,也足足从清晨折腾到了天色擦黑。

每谈好一户,他都是当场从皮箱数出现金,给钱后再签合同。

一通土大款的操作,成本其实很低。

因为他这五十万,差不多是把全村包产地租到手的预算。

今天只花出去不到四万块钱,不过传出去的名声,可远远不止于此。

转天早上,邻村都知道他提一箱子钞票回老家租地的事儿了。

每逢有人问起,吴忧就打哈哈敷衍几句,并不充满热情,上去拉着人家讲述自己要干件大事。

让事件自然发酵即可,他不急,等子弹飞一会儿……

“钱给你转过去了,你看下到账没有。”

离开村子,吴忧来到购买西瓜苗和草莓苗的农户家取货,价钱早谈好的,没什么好磨叽,钱货两清。

对方收完钱,喜滋滋绽放笑容,吩咐人现场挖苗装车,忙活半晌。

“小兄弟,这眼看着要入秋的时候,你买西瓜买草莓,是不是有啥好项目啊?跟哥说说,有好事情,带哥一把!”

果农凑上来,递烟,留人吃饭。

吴忧摆了摆手,烟跟饭都干脆拒绝,回道:“我这都是盈亏自负的,自个儿还摸着石头过河呢,到时候万一赔了,可不想有人找我扯皮赔钱啥的。”

他懒得跟对方虚头巴脑瞎客气。

在他看来,这种人就叫无用社交,合作过一次就没有第二次的,鸟他干甚?

讲好的价格,对比周边市场明显已经包含运送费用了,可最后又说车油钱另算,可谓是典型的奸商本质。

吴忧答应了他,可不代表吴忧心里真没数。

果苗送到家,午饭后,吴忧一家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新鲜的苗藤移栽地界,这中间可耽误不得,伤了根本,一串西瓜藤到死都结不出最好的瓜。

为了节省时间,吴忧便花钱去请那十几户租地的人来帮忙干活。

他也是想借此机会,按步骤潜移默化地让村里人主动接受为他打工的那套模式。

毕竟,他的工钱,开得比此前所有村民互相雇佣干农活的标准,都高好几倍!

“张二叔,你的两百四。”

“婶子,你的一百五。”

两档标准,干活麻利的两百四,慢些的一百五。

原本还有最低的一档,不过今天请的这些人都比较实在,没谁摸鱼,也就没展示出来。

“啧!干这一天活两百多,加上租子,比上厂里打工也不差了,要是天天有这活可好!”

张二叔拿了钱随口感慨道。

吴忧顺嘴接过话:“那你们就来给我上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