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夕阳
70年,北武
近乡,北武与北原的接壤之地,是北武国在北境的防线。
新纪65年,北原国内乱,各地之间冲突不断,北原百姓涌向近乡,试图进入北武国。
为保近乡安宁,北原三皇子李彻主动请命镇守近乡。五年来他不曾离开,守北境,镇民心,未令近乡受到一点北原之乱的影响。
“将军,北原内乱已平,北原朝廷已与我国签下和平协议。皇上特召将军回上京。”
“将军,太好了。”李彻副将邵铁军着实替主子高兴。近乡这地方虽不是穷乡僻壤,但和上京比起来气温气候都艰苦了些,呆了五年,是时候回去享受几天好日子。
“是。近乡已安,是时候回去向父王复命了。”
李彻今年28岁。皇子在他这个年龄都应该娶妻了,但他自18岁领兵开始,四处奔波,耽误了婚事,五年前本应替他选妃成婚的时候他又主动请命来了近乡,彻底断了父皇母妃替他娶妻的念头。
“这孩子也不知是故意还是真傻。”这是他母妃和贵妃无奈的评价。
“三皇子,我们尽快启程吧。”传达皇帝消息的信使官说。
“知道了。”李彻敷衍地说。
“太好了!将军,我马上安排下去,我们尽快回京。”邵铁军说。
见李彻兴致不高,邵铁军愣了一下,但他到底跟了李彻十几年,随即明白过来,“将军,怀初这两日出诊了。您是要等她回来?”
“多事。”李彻被说中了心事,“立刻安排好守卫人手,就算我们离开,近乡守备也必须完好,不得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是!”邵铁军和其他将领一起领命。
董怀初出门的时候看过天色,她想她回到家之前断然不会下雨,可如今她都快成落汤鸡了。
“怀初!”李彻骑着马出现在她眼前,身上穿着蓑衣,但大雨之下没什么作用,脸上也都是雨水。
“李将军,你怎么来了?”董怀初难掩惊喜。
“算算你该回来了,见天下雨了,想看看能不能撞上你。”李彻边说边下马,还给董怀初撑起了伞。
“幸好有你。”董怀初边擦去自己脸上的雨水边对李彻绽出灿烂的笑容。
“这天真怪。”李彻刚撑起伞,雨就停了。
“这天是在欺负我。”董怀初有些无语,“但我不用走回去也挺好。”
“嗯,上马,我送你回去。”李彻说。
“怀初,你去过上京吗?”李彻问坐在自己身后的董怀初。
“上京?没有,一直想去来着。”董怀初也是五年前来到近乡。当时她来投奔亲戚,可是亲戚没找到,她只好在军营外开了个小医馆,也算是军营的半个军医。
“跟我一起回去吧?”李彻问得并不自信。这个在军队和战场上毫不犹疑的将军此刻心里很忐忑。
他等了很久也没听到董怀初回话。
“上京很热闹吧?”半晌董怀初问。
“嗯。”李彻觉得此刻的自己就像第一次领兵那么兴奋。
“好。”董怀初若有所思。
出发的那一日,李彻在军营门口等着,却不见董怀初。
“将军,我派人去接怀初。”邵铁军说。
“不用了,她可能喜欢这里。”李彻心里有点失落。如果董怀初真的不来该怎么办。
“来了。”邵铁军看到董怀初急匆匆赶过来。
“对不起,刚刚有人来取药,我耽搁了一下。”董怀初说,她身上带着个小包裹,手上还捧着盆绿色植物。
“我可以带着这个吗?”董怀初问李彻,她指那盆植物,“我想种在上京。”
“可以。我给你找最好的土,最好的肥。”李彻笑着说,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
上京果然热闹。董怀初心想。
北原比上京寒冷许多,到了上京,董怀初觉得身上满是阳光的温暖。
董怀初来到李彻府邸前,没想过他的房子那么大。
管家唐永是个五十来岁的男子,身形挺拔,看着定是军旅出身。
“三殿下回来了。”唐永恭敬地说。
“永叔,好久不见,府里劳烦了。”李彻说。
“身为管家,这是该做的,终于等到三殿下回来了。”唐永看到董怀初,心下疑问,但他不会问出来。
“怀初,”李彻招呼董怀初,“这是管家永叔,你在府里有任何需要都和他说,如果有什么不习惯,不用客气,让永叔做。”
“永叔,这是董姑娘,她会住在这里,她有任何需要,你帮着。”李彻对唐永说。
“是,”唐永对董怀初说,“董姑娘,有什么吩咐,尽管找小人。”
董怀初看了看李彻,李彻知道她不习惯这样。
“没事,我在。”李彻说。
董怀初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