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赤焰流云

第22章 天赐良缘

赤焰流云 小王子韦 5279 2024-11-15 07:44

  薛昱珩入朝为官,已有数月,言行谨慎,处事周到,颇得明宗及几位掌权重臣的赏识。既已在朝中站稳了脚步,薛昱珩便盘算起他和姚葳蕤的婚事。彼时,薛昱珩年十八,确到了成婚的年纪。

  是夜,薛绍在和风轩陪冯柳儿、薛昱珩、薛昱柔用晚膳,薛昱珩简单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

  冯柳儿见状,便关切道:“昱珩可是身体不适?”。

  薛昱珩答道:“无碍,只不过无甚胃口罢了。”

  冯柳儿继续问道:“你可是有什么心事?”。

  薛昱珩沉默了片刻,郑重说道:“爹、娘,孩儿有事禀报!”。

  薛绍、冯柳儿停下碗筷,听他所说何事。

  薛昱珩说道:“孩儿与姚淙姚相府上的小姐姚葳蕤两情相悦,托付终身,还劳烦爹去趟姚府替孩儿提亲!”。

  薛绍稍稍犹豫,说道:“姚府?我薛府与姚府素无来往,因八王之乱,姚府对我薛氏一族颇有微词,你虽是天子门生,当朝五品,但毕竟是庶子,姚葳蕤是姚淙独女,姚府文官清流,恐怕未必肯将爱女嫁入薛府吧?”,薛绍说出了其中的难处。

  薛昱珩禀道:“爹爹大可一试,昔年我与姚相有过数面之缘,姚相对孩儿颇为赏识,孩儿去集贤书院,亦是姚相亲书的引荐信,我想爹爹若肯屈就上姚府登门提亲,姚相多半是应允的”。

  薛绍听得种种,也觉得机会颇大,姚葳蕤相貌、才情、品德,自是享誉京都,不知有多少高官厚爵之家盼着可以将她迎娶入门呢,此桩婚事要是玉成,薛府亦是脸上有光,再者与姚淙这位文官领袖结为姻亲,薛府的前程、命运也更安稳些。于是,薛绍一口答应道:“好!择个吉日,爹爹就去薛府提亲!”。

  “谢谢爹爹!”,薛昱珩见薛绍肯登姚府提亲,便觉胜利在望,抄起碗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冯柳儿只是听着,这么多年来,不管大事小情,她都默默听着,极少发表意见。

  薛绍挑了一个良辰吉日,便是十日后的八月初八,当天又是旬休之日,便算计着这日亲往姚府提亲。

  八月初一,大朝会。姚淙出列上奏道:“臣听闻靖国公嫡子薛昱琮在安乐坊与人起了争执,竟放纵家丁将人打成重伤,京都府不知因何缘故,迟迟不立案,又告到大理寺,依旧是无人受理,苦主求告无门,只得拦下老夫的公车递状投告,还请陛下下令彻查!”。

  姚淙所说之事,发生在几天前,薛昱琮在安乐坊游玩,不小心冲撞了一富家子弟,这富家子弟也是自小骄纵,便对薛昱琮破口大骂,薛昱琮何曾受得此等委屈,便与那人对上了,一来二去,竟动起手来,薛昱琮年少冲动,指挥随从家丁将那人一顿毒打,那人伤势颇重,肋骨都断了好几根,那人父母于是告到京都府,京都府尹是薛昱琮外祖父江陵郡侯郭忠恕的旧部,故不敢擅专,便将此事禀告了郭忠恕,郭忠恕爱孙心切,便示意京都府尹将事压下,大理寺不闻不问亦是此理。此事薛绍不曾知晓,忽闻姚淙上奏,一时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明宗一听是告薛昱琮的状,顾忌薛太后、薛皇后等一干薛氏的颜面,便含糊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程霖你派人详细勘查,再将结果禀告于朕!”。明宗不将此事交办三法司,却交给内侍程霖,回护之意已然明了,姚淙便不再追说,薛绍见状,也不分辨。

  薛绍下朝途中,心中略有不平,心想薛、姚两府即将结亲,即便不肯包庇,但事先打个招呼总可以吧,何至于让他在众人面前难堪,心中愈发不满。

  薛绍回府,提了薛昱琮来问,逼问之下,薛昱琮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来龙去脉都说得清清楚楚,薛绍自感若再纵容此子,日后难保不闯下滔天大祸,于是上奏一表,请求将薛昱琮发配朔方节度使辖下锻炼,彼时薛昱琮不过十四岁光景,朔方乃是北方苦寒之地,薛昱琮自小娇生惯养,怕是要受一番艰苦锻炼。郭大娘子、薛皇后一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都坦然接受。郭忠恕爱孙心切,薛太后疼爱侄孙,找薛绍、明宗闹腾了几回,奈何薛绍心意坚定,最终八月初六薛昱琮含泪踏上了远去朔方的路途。薛绍私心仍是心疼幼子,便悄悄休书一封给朔方旧交,请他们关照薛昱琮,不至过于艰苦。

  薛昱琮被发配朔方,姚淙亦觉罪罚相当,心中对薛绍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薛绍因薛昱琮之事心中对姚淙仍有芥蒂,到了八月初八,任凭薛昱珩如何跪求,也不愿登姚府之门。

  薛昱珩哀求道:“爹爹,你就委屈一回替孩儿去薛府提亲吧!”。

  薛绍赌气说道:“姚淙刚弹劾了薛府,你幼弟前脚才被发配到朔方历练,现在就让为父上姚府提亲,世人还以为我薛绍是怕了他姚淙,还是有求于他!”。

  无论薛昱珩如何劝解,薛绍始终不为所动。

  冯柳儿亦是沉默不言,不发一语。

  一晃,到了八月十五,这夜薛昱珩在宫中值守。明宗批了一会奏折,忽转过身问薛昱珩道:“薛卿,这几日你闷闷不乐,脸露愁容,可有何心事?”。

  薛昱珩跪拜禀道:“微臣私事,不敢叨扰圣驾!”。

  明宗:“愿闻其详,或许朕可祝你一臂之力,亦未可知”。

  薛昱珩面露难色地说道:“微臣与姚相府上的小姐,情投意合,家父本答应登门提亲,但因舍弟先前之事,两府有了嫌隙,家父不肯屈就登门,此事便无下文”。

  明宗:“此事不怪靖国公,自是脸面要顾。此事说难也不难,朕下一道恩旨,将姚府小姐许配与你,也是弭平两府嫌隙的美事”。

  薛昱珩大喜过望,叩谢明宗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船到桥头自然直,薛昱珩与姚葳蕤的金玉良缘就凭着明宗金口一开,尘埃落定了。

  程霖进入殿内,对明宗奏道:”陛下,今日是中秋佳节,陛下仁慈,顾念淮南道水灾,停办中秋宴,一切开支转用于赈济,但这一口月饼,还是要吃的,刚刚皇后娘娘送来月饼,让老奴提醒陛下,注意休息,保重龙体!”。

  明宗若有所思地说道:“今日是八月十五啊——”。

  程霖忽得想起那夜也是八月十五。

  明宗转而对薛昱珩说道:“中秋团圆夜,朕竟滞留薛卿到这个时辰,是朕之过也。薛卿速速出宫与家人团圆吧,勿让令堂旧侯!”。

  薛昱珩谢恩道:“谢陛下体恤!实不相瞒,今日正是臣的生辰,无论多晚,家母必得为臣亲手煮一碗寿面,看着臣用下,方肯休息,臣刚刚还在担忧退班太晚,让家母操劳守夜呢”。

  明宗吃惊地问道:“你是八月十五生辰?”。

  薛昱珩不知明宗何意,便仓皇谢罪道:“陛下恕罪,微臣一时失态,竟说了这等私事杂务,扰了圣听,请陛下降罪!”。

  明宗一时失神,没有理会。程霖见状,赶紧上前扶起薛昱珩,宽慰道:“薛舍人万勿多想,陛下就是顺口一问,无碍的。薛舍人速速散班归府吧!”。说着便送薛昱珩出殿。

  送走薛昱珩,程霖折回殿中,明宗对程霖说道:“他也是八月十五生辰,世间怎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程霖思忖着此事尚不可断定,又不愿泼明宗冷水,就含糊回道:“老奴自会详加追查,陛下暂且宽心!”。

  次日,程霖到薛府、姚府依次宣旨,明宗赐婚,薛、姚二府结为秦晋之好,命薛昱珩、姚葳蕤二人于九月二十八日完婚。本来赐婚这种小事,程霖作为武德殿都太监,身份尊贵,是不应前来宣旨的,明宗命他宣旨,一则对薛、杜两府的看重,二则昭示对薛昱珩的恩宠。薛、姚二府欣然受旨,各自紧锣密鼓筹备大喜各项事宜。

  薛、姚二府结为姻亲,意义非凡:薛府是明宗外戚,武将世家,勋旧之家的代表;杜府是文官领袖,当朝重臣,寒门之家的代表。两府通婚,寓意勋旧、寒门的和解,文官、武将的融合,意义非凡。

  薛昱珩、姚葳蕤在紧张、喜悦中等待着大婚之日的到来,苦尽甘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经历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礼节繁复的“六礼”,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拜堂成亲。婚宴在薛府正堂举办,薛昱珩、姚葳蕤作为新人自然要坐主桌,薛绍及郭氏、姚淙及秦氏,作为双方父母,坐在主桌,江陵郡侯郭忠恕、魏国公李玄毅、礼部正卿杜衍作为长辈坐在主桌,薛昱柔、杜牧之亦在主桌陪坐。朝中文武悉数到齐,其乐融融,共襄盛宴。

  正当众人觥筹交错之时,忽问道有内侍高声宣道:“陛下、皇后驾临薛府!”。众人听宣,纷纷跪下,山呼道:“恭迎陛下、皇后!”。

  明宗道:“免礼——!”。众人纷纷起身,屈身肃立,目送明宗及薛皇后入厅落座主桌。

  明宗及薛皇后落座到主桌正中的位置,内侍在两人面前布置全新的碗筷、酒杯。程霖用宫廷的御酒给帝后各斟了满满一杯。

  明宗杯,对薛绍、姚淙两对夫妇敬酒道:“第一杯酒先敬翁岳二人,恭贺薛翁得贤媳,姚岳得佳婿!”。

  薛绍、姚淙齐声谢恩道:“谢陛下!”。

  众人纷纷举杯尽饮,明宗放下酒杯,众人方才放下酒杯。

  程霖再将帝后酒杯斟满。

  明宗举杯,对薛昱珩、姚葳蕤这对新婚夫妇敬酒道:“第二杯酒敬两位新人,愿你二人白头偕老!”。

  薛昱珩、姚葳蕤赶紧谢恩:“谢陛下!”。

  一饮而尽。

  程霖斟了第三杯酒。

  明宗再举杯,对着满堂宾客说道:“这第三杯,朕敬诸位!望文武百官勠力同心,与朕共创清明盛世!”。

  与会众臣纷纷下跪,山呼:“吾皇英明!臣等谨遵圣谕!”。

  酒过三巡,程霖便开始赐礼:“陛下有旨,薛、姚二府皆是国之肱骨,今中书舍人薛昱珩与姚葳蕤皆为良缘,实乃美事,特赐黄金百两,白银万两,缎百匹,布千匹,玉器六十件,木具二十套,瓷器八十件,…….”。

  一众宾客听得礼单内容皆目瞪口呆,大开眼界。礼单上的赐礼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价值不斐,近乎皇子、公主大婚所赐,可谓破例逾矩,宠冠一时。

  帝后二人稍坐片刻后,便摆驾回宫,众人到府前恭送帝后回銮。

  一番喧闹之后,宾客尽去,新房内红烛高照,人面桃花。

  姚葳蕤因婚礼流程繁复,便有些累了,躺在床上,薛昱珩坐在她的身旁,也缓缓躺下。

  薛昱珩:“娘子,你在想什么呢?”。

  姚葳蕤:“薛郎,你我邂逅仿佛就在昨日,而今天我就成了你的娘子,恍如一梦,叫人觉得不真切!”。

  薛昱珩:“便是美梦又如何,只要你我二人同在,梦游一世未尝不可!姚葳蕤:“薛郎,你想象的婚后生活是怎样呢?”。

  薛昱珩:“春天,我同你去大府井赏樱;夏日,我伴你去曲江池摘荷;秋天,我随你去慈恩寺观红叶;冬日,我携你去太白山看雪”。

  姚葳蕤微微一笑道:“好是好,只不过除了风花雪月,就无其他么?”。

  薛昱珩不怀好意地看着姚葳蕤说道:“其他?当然有啊,比如儿孙满堂,含饴弄孙!”。

  姚葳蕤脸上一阵炙热,佯怒道:“薛郎就没个正形~”。

  薛昱珩不依不饶道:“孕育子嗣怎就不是正事呢?来,速办正事!”第二日清晨,天蒙蒙亮,姚葳蕤便悄然起身,薛昱珩还在梦中。念奴给姚葳蕤梳妆打扮。

  念奴作为陪嫁丫鬟,一同到了薛府。

  姚葳蕤安置妥当,便轻声唤起薛昱珩。

  今日是大婚次日,依礼新婚夫妇需向公婆请安问候。

  薛昱珩、姚葳蕤先去拜会了薛绍、郭氏,奉上儿媳茶,郭氏作为正房婆婆稍稍训诫了几句场面话,再赐了一对珍贵的步摇作为见面礼,薛昱珩、姚葳蕤便退下了。

  薛昱珩、姚葳蕤回到和风轩给冯柳儿问安。姚葳蕤见冯柳儿慈眉善目,言谈温柔,加之小姑薛昱柔亦是相熟,便不若在郭氏处那般拘谨。冯柳儿未曾训诫,只与姚葳蕤、薛昱柔一道聊了些家常,一家子其乐融融。

  冯柳儿从锦匣内仔细取出一副玳瑁所制的华胜,精美绝伦,绝非凡品,交到姚葳蕤手中,温言说道:“此华胜乃当年昱珩生身外祖父所赐,今日便转赠与你~”。

  姚葳蕤谢恩后,恭谨收下。

  新婚后三日,乃是新妇归宁回门之日。姚府早早就将宴席备好,薛昱珩骑着骏马,姚葳蕤坐在车中,夫妻俩一前一后,浩浩荡荡朝姚府而去。行进路上,念奴手挎一个竹篮,蓝中转满各色糖果,一路前行,一路派发,引得路人交颈并头探望,纷纷口颂祝福之语,薛昱珩在马上握拳致谢。

  薛府人马抵达姚府,姚府家丁点燃炮仗,劈里啪啦吵闹了足足有一刻钟,姚葳蕤坐在车内,双手捂着耳朵,心中万分欢喜。

  炮仗燃尽,薛昱珩下马,走到马车前,牵着姚葳蕤下车,夫妻二人携手迈入姚府,姚府家丁高呼:“新娘子回门咯——!”。

  薛昱珩、姚葳蕤夫妻先到堂上拜会问候了姚淙及一众尊贵亲友,姚淙见夫妻二人如胶似漆,心中万分欣慰,喜色难掩。

  众人便转到偏厅,共进回门宴,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