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惟清轻轻抚摸着流苏,虚虚一引,便有一股绵绵泊泊的灵机,如无尽细流般,源源不断地涌入他的体内。
碧叶斫心笛在法宝之中,当属极品一流,否则那位中年文士怎会如此郑重其事地交给他。
而碧色流苏仅仅作为笛上缀饰,竟也有着聚气纳灵之妙用。
实难想象,此笛在完好无损之时,究竟蕴藏着何等威能。
然而此刻,恰恰是碧叶斫心笛最不起眼的功用,如同及时雨一般,解决了顾惟清的燃眉之急。
若他未曾料错,那位中年文士想必也是一位元婴真人。
只是与周师相较,二人修为孰高孰低,却非他目前的见识所能妄断。
这等人物,一呼一吸间吐纳的灵机皆是海量之巨,寻常聚灵阵对他们而言,早已形同虚设。
这束流苏中蕴藏的灵机,应当不会太多,但对于尚未完全褪去凡身的顾惟清而言,却已是绰绰有余。
顾惟清跌坐苇席之上,松肩垂肘,双目垂帘微闭,肃清杂念,神思清明,心神渐至“虚静纯一”之境。
此时,在他心湖之上,高高悬挂着一轮无瑕皓月,光芒皎洁,表里通明,将心湖中一应杂念微尘,涤荡得一干二净。
自碧色流苏中涌来的灵机方一入体,便被顾惟清炼化成温润冲和的法力真元,不断在他四肢百脉中周流转动,最终于丹田处抱团存守,逐渐满溢充盈。
一个时辰之后,顾惟清舒胸松腹,意守丹田,任督两脉气意流转自如,通达无碍。
至此,明堂、洞房、泥丸、气府、鹊桥、重楼六处窍穴,再度充盈着浑厚法力,此番修炼,也算功成行满。
正当顾惟清准备收功调息之际,他周身气机仍旧汹涌澎湃,滚荡不息。
原来,自那碧色流苏之中汲取的灵机还远远未曾耗尽,竟隐隐有冲破百会,喷薄而出的势头。
自迈入褪凡境以来,他从未领略过这般酣畅淋漓之感。随心所欲地吞吐灵机,运转法力,竟是如斯美妙绝伦,让人沉醉其中。
顾惟清心头灵光忽闪,良机难得,何不趁此机会,将鸠尾、绛宫、黄庭三处窍穴一齐炼化,再贯通九窍气意,一举踏入褪凡三重境!
他行事一贯谨慎小心,从不轻易涉险。
迄今为止,他所斩杀的对手,无论实力还是心智,都远远逊于自己,几乎未遭遇过不可逾越的碍难。
却不料,在无意之间,自己竟失去了那份勇猛精进,绝不退转的坚定之心。
在这狭小的西陵原内,顾惟清或许能横行一时,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日后一遇危难险阻,便心生退意,只求明哲保身,又如何能攀登通天大道?
除非他愿意一辈子拘泥于这方寸之地,做一个以管窥天的山大王!
顾惟清再也抑制不住心中这股奋然向上之意,他紧握碧叶斫心笛,毫不迟疑地将流苏内的灵机尽数引动!
修士炼化灵机,好比凡人一日三餐,需取用有度,强行吸纳灵机入体,非但于己身无益,一着不慎,还可能惹来灵潮反噬。
轻则丹田经络尽废,重则连性命也未必能够保全。
此刻,顾惟清体内好似有万鼓擂动,嗡嗡震响,浑身气血激荡不已。
他从容不迫地运起坐忘观想法,灵台渐趋清明,心神愈发镇静。
随后,他又不慌不忙地调整吐纳之术,深吸浅出,急吸缓出,渐渐稳住气脉,导引法力真元,直至九窍尽通!
顾惟清缓缓睁开双目,眸中并无以往的奕奕神采,而是光华内敛,返璞归真。
此时他已有惊无险地步入褪凡三重境“正念归元”!
此境需凝心静气,立内念之正,止外念之邪,抱玄守真,以真归神。
在功行未至下一步境关前,要将九窍内如滚如沸的法力稳稳安抚住,不使其暴乱自伤。
“正念归元”之境,已是褪去凡身的最后一步,其要义便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
气意犹如暂时蛰伏深渊的潜龙,虽未舒展凌云之志,却时时刻刻养精蓄锐,只待云涌风起之时,便要扶摇直上,遨游九天!
......
顾惟清行险一搏,终是不负一番苦功,在无尽道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外面已然天光大亮,顾惟清再破新境,气意勃然欲发。
他也无心休憩,便端坐苇席上,一手执笛,一手拨弄着笛尾的碧色流苏,不禁神思渺渺。
他觉得这束流苏越看越是眼熟,回忆半晌,脑海中蓦地灵光乍现,终于想了起来。
这碧色流苏分明是用长生草编织而成的!
顾惟清心中不由大奇,长生草这等性恶之物,竟也能用来辅助修行?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玄始游观》通物篇中曾有详尽记载,此草万古长青,永生不败,故而得名“长生”。
长生草生于地表上的草叶,不过寥寥数寸之高,但深埋地下的根茎却肆意蔓延。
一株长生草完全长成后,往往能够覆盖数万里的广袤地界。
传闻之中,若对此草不加遏制,任其生长,长生草终有一日能够食尽天地间的灵机。
承阳宫为抵御妖庭南侵,特地在无终山之北,布下了一座横跨十余万里的守御大阵。
妖庭为败坏大阵根基,竟于大阵之前广植长生草,致使周遭万里之内灵机枯竭,草木凋敝,化作一片死寂白地。
碧叶斫心笛的流苏穗,揽长生草之灵秀,而弃长生草之残恶,此等解化草木之性、易其本质的神妙手段,世上也唯有南国元景派能够做到。
而那位中年文士,显然对音律之术情有独钟,其身份极有可能是广陵派修士。
元景、广陵二派,皆为玄门大派,两派雄踞于南国九曲灵江入海之处,一派立于江南之畔,一派则立于江北之岸。
两派毗邻而居,世代交好,广陵派重宝之上缀饰着元景派之灵草,也算不得稀奇之事。
却不知那位青年道人,与这两派有无关联?
思及此处,顾惟清便欲取出那枚“天心华胜”珠钗一观。
恰在此时,他忽闻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那声音便在静室门口停了下来。
顾惟清只好暂且作罢,他抬起头来,对着门外说道:“可是方都尉来访,还请入内一叙。”
方良在门外应了一声,随即小心推开门扉,轻步走了进来,手中握着一封加急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