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文豪1979:我在师大当门房

第6章 代课老师

  刘琰知道何书琴不是会乱开玩笑的人,既然她这么说了,那小杨肯定是会英语的。

  就是不知道小杨的英语水平是否真的像何书琴说的那样厉害,倒不是说刘琰不相信何书琴,只是何书琴自己就是英语慢班的学生,水平可想而知,她对小样的水平评估也可能因为自身水平的不足而产生偏差。

  沉吟片刻,刘琰说道,“书琴,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那他……”何书琴还想说什么,却又把话给咽了回去。

  其实何书琴之所以特意跑到刘琰这儿来,也是想让刘琰去确认一下杨翊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

  一方面,何书琴对这事充满了好奇,她不明白一个传达室的门卫为什么英语水平这么好。

  另一方面,何书琴想,假如小杨英语果真很好,是否可以解历史系英语慢班的燃眉之急?

  何书琴对代课的陈琪本人没有任何意见,但是陈琪的英语水平不足也是事实。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没什么感觉,但是随着他们的水平逐渐提高,就发现很多问题陈琪已经无法为他们解答了。

  眼瞅着马上就要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的宝贵时间一点一点的逝去,不止何书琴急,英语慢班的其他同学也很急。

  现如今,历史系英语慢班急需一位正科英语教师来帮助他们,只不过派遣正科英语教师的申请早已递交上去,学校却迟迟没有帮他们聘来新教师。

  ……

  杨翊刚刷完饭盒准备小憩一会儿,折叠床还没有完全打开,就看到历史系的刘老师抱着本书出现在传达室的门口。

  师大的老师,形形色色,有每天沉着脸俨如学究的,也有见人就笑,让人如沐春风的。

  历史系的刘老师就是后者,她进出东门的时候,时常跟杨翊打招呼。

  来的这些天,杨翊知道信息的教师不多,中文系的杨占升是一个,眼前的刘琰是一个。

  “刘老师,你找我有事?”杨翊又把展开一半的折叠床收了回去。

  “要午休了?”

  杨翊点头,“是准备睡一会儿。”

  “不好意思,要耽误你一会儿时间了。”刘琰将怀里的书展示给杨翊看,“刚才正巧遇见何书琴,听她说小杨你懂英语,刚好我最近在看一本英文小说,里面有些地方不太懂,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解惑。”

  杨翊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刘琰手上的书,竟是威廉·戈丁儿的代表作《蝇王》。

  对于刘琰来请教自己英语这事,杨翊有些不解,但还是接过《蝇王》,问道:“刘老师你哪里不明白?”

  刘琰翻到了第八章,指着其中一段,“就是从这儿开始,后面很长一段我都看得迷迷糊糊。”

  “是从这,simon discovered that he had spoken aloud开始么?”

  “对对对,就是从这儿开始。”刘琰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正如何书琴所说,杨翊的发音很有味道,也很流畅。

  杨翊笑了笑,直接开始给刘琰翻译,“西蒙发现自己在大声地说话……云朵在高高的天空,巨大而鼓胀的塔楼形状的云块在上空迅速的变化,灰色的、米色的、黄铜色的……树底下没有阴影,到处是珍珠似的,一片静谧,因而真切的东西倒似乎虚无缥缈起来,变得缺乏界限……一滩鲜血——古老的令人无法逃避的招呼将西蒙吸引住了……”

  此时刘琰的表情,跟之前何书琴听杨翊给她翻译信件的表情如出一辙,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杨翊的语速很快,压根不像在翻译,而像是直接阅读。

  这样的水平,别说是半吊子陈琪了,就是学校里面的正科老师也都未必能够比得上。

  事实,杨翊之所以能够翻译这么快,也有他熟悉这部小说的原因。

  《蝇王》是杨翊十分喜欢的一部小说,他不仅看过英文原版,还看过好几个中文翻译版本。

  而且这一段英文并不难,既没有很复杂的句式,也没有特别生僻的单词。

  杨翊猜测,刘琰之所以看得云里雾里,是因为这一段的象征性太强,别说是英文了,就是翻译成中文,很多人都看得迷迷糊糊。

  翻译完了之后,杨翊问道,“刘老师,还有其他地方不明白的么?”

  “没有了……”刘琰愣愣地摇头,从杨翊手里接过《蝇王》,随即问道,“小杨你英语是从哪儿学的。”

  “当然在学校学的。”杨翊笑了笑,随后又补充道,“不过,因为学校条件有限,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学。”

  听到杨翊这话,刘琰微微叹了口气。

  多好的苗子啊,自学都能把英语给学成这样,要不是因为这些年局势动荡,基础教育体系临近崩溃,小杨如今或许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不至于上不了大学,跑到他们学校当个门房。

  之前杨翊没来的时候,刘琰就听老杨提过自己这个侄孙,当时老杨说杨翊学习有天赋,就是太偏科。

  老杨也没说是偏哪科,现在看来应该是偏英语了。

  一口气叹完,刘琰的脸上又浮起笑容,“小杨啊,我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帮忙?”杨翊看了看刘琰手中的《蝇王》,“是翻译的事情么?”

  “不是翻译,但是跟英语有关。我们历史系去年开了一个英语慢班,如今急缺一位英语老师,不知道你愿不愿意给他们代课。”

  刘琰这番话直接给杨翊说懵了。

  什么玩意?

  自己一个“落榜生”去教师大的学生?

  这合理么?

  杨翊既惊讶于师大的公共英语教师资源竟然能够差到如此境地,又惊讶于他们用人如此的不拘一格。

  教英语自然是杨翊擅长的,这事他干了十几年。

  只是代课一事他却不能轻易答应。

  “刘老师,我也想帮你这个忙,只是你也知道,传达室的工作虽然不是特别繁重,但几乎是一刻离不了人。”

  “白天不行,那晚上呢?每天吃过晚饭后,抽出一两个小时……”话没说完,刘琰自己就摇头,“这个时间段你一下子离开一两个小时确实不太行。”

  偶尔一次两次或许还可以,要是每天都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刘琰抓着眉毛想了好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要不然我让学生们来传达室上课吧,我看你这里也挺宽敞的。英语慢班总共二十多个人,应该能够坐得下。”

  “这……”

  杨翊正在犹豫,却听刘琰又说道,“小杨,还有件事我要提前跟你说清楚,如果你来代课,工资是没有办法按照正科老师给的,只能拿到一半左右,大概也就一个月二十块钱这样子。”

  听到工资二字,杨翊原本纠结的脸上突然晕开了浓浓的惊喜。

  竟然还有工资!

  天地良心,杨翊刚才是真单纯地以为刘琰是让他去义务帮忙的,压根没往钱的事情上面想。

  毕竟他本身就在师大当差,已经拿了一份工资。

  如果真如刘琰所说,每天给学生们上一两个小时的课,每月还能拿二十块钱的工资,那这事太能干了。

  他在传达室当差每月三十二元,加上教学生二十元,一起就是五十二元每月,妥妥的高薪啊。

  “咳咳,钱不钱的我倒是无所谓。”杨翊一脸正色,“不过刘老师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也不好再推辞。这样吧,就按照您说的办,每天学生们抽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传达室,我给他们上课。”

  听到杨翊同意,刘琰松了口气,“行,英语课开学之后就正式开始上,不过这段时间陆续有学生抵校,你看能不能……”

  “没问题。”杨翊大手一挥,“只要是英语慢班的学生,愿意来的,就让他们来吧,我提前给他们开课。”

  “太感谢了,这学期小杨你先辛苦一下,等到下学期正科老师来了,就能接替你。”

  “好。”杨翊点头,随即又问,“我给学生们代课这事,是不是要跟学校汇报一下,不然的话,以后学生们天天往传达室里面钻,容易闹误会。”

  “这个你放心,今天回去我就给白主任递申请,聘你为我们系英语慢班的代课老师。”

  “那好,我等您消息。”

  ……

  刘琰办事效率很高,从杨翊那里离开,转头就去了历史系主任白首彝的办公室。

  白首彝是他们师大历史系的定海神针,解放前就在历史系任教授。

  如今已经迈入古稀之年的他,还坚守在师大历史系主任的岗位上。

  听到敲门声,白首彝抬头朝门口看了看,只不过他的视力极差,近视足有一千八百度,别说是刘琰站在门口,就算是站在桌子对面,他都看不清楚。

  “谁?”

  刘琰也知道白主任视力不好,笑着朝里面走,“是我,刘琰。”

  “哦,小刘。”白首彝收起钢笔,“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主任,我们这届英语慢班的事情……”

  刘琰刚把话说了一半,白首彝眉毛就抓了起来,不快道,“小刘,你是咋了嘛,这才过了几天,你就又来催我。我是不是跟你说过,招英语教师的事情,我已经朝上面递了申请,但是如今学校的情况,国家的情况你也清楚,事情哪有这么快。”

  白首彝本来说话就带老家豫南的口音,这会儿因为生气,口音更重了。

  而白首彝之所以生气,也是因为刘琰前些日子刚跟他提过这事,当时他也将事情的难点都跟刘琰说了。

  师大如今校长之位空悬,管理混乱,本来招聘工作就展开困难,又是招的英语正科老师,难度又上升不少。

  而且这段时间白首彝要主持编写《中国通史》,如此担子在他身上,任务极重,免不了有些烦躁。

  正好刘琰上来触他眉头,他就忍不住发了个火。

  刘琰也很少见到白首彝发火,顿时有点发怵,她连忙解释道,“白主任,我不是来催您招聘英语教师的事情,是这事有了另外的解决办法,我来给您汇报的。”

  听到刘琰这么说,白首彝面色缓和不少,他推了推眼镜问道,“什么解决办法?”

  “我想,既然一时请不到英语正科老师,不如先找个英语水平不错的人来代课。”

  “我记得,你们那个英语慢班是有人代课的吧。”

  “之前代课的是同届的学生陈琪,他水平已经渐渐不足以教授学生,让他代课是权宜之计。”

  “这么说,是有另外更好的人选了?”

  刘琰点头,“新来的杨翊,英语水平很不错。”

  “杨翊?”白首彝眯了眯眼睛,试图在脑海中找到这个名字,“今年新来的?哪个系的?”

  “不是哪个系的,是传达室新来的小伙子。”

  “传达室?你是说老杨的那个侄孙?”白首彝把笔往桌子上一扔,差点拍桌子,“小刘,是不是因为学校迟迟没有给你们招到人,所以你故意跟我来这招?想要逼宫?”

  刘琰连忙解释,“白主任您误会了,传达室来的小杨英语水平确实很好,他之前高中的时候就偏科,其他门成绩一塌糊涂,就英语成绩突出。我今天特意去试了,他水平很高,给英语慢班代课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您不也常说,不管是搞教育,还是搞学问,我们都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态。”

  见刘琰不像是开玩笑,也不像是在逼宫,白首彝沉吟起来。

  他对刘琰说杨翊英语水平很不错这事持怀疑态度,但是情况再坏,也不会比现状更坏,而且这事答应了刘琰,以后刘琰也就不会隔三差五来催招聘老师的事情了。

  再说了,只是个代课老师,无需编制,薪资也较低,出不了大问题。

  想通其中道理,白首彝点头道,“既然你考察过了,就按照你说的办吧,让78级的陈琪将代课之职移交给那位小杨。”

  “那薪资……”

  “人是你考察的,薪资水平你来定吧,但是记住,不能超过标准。”

  说罢,白首彝将刚才扔在桌子上的钢笔拿起来,又找来一张纸,在上面写了起来。

  写完之后,他将纸递给刘琰,“你去人事部门走个流程,他既然是学校的员工,流程应该比较简单。”

  刘琰笑着接过那张纸,“谢谢白主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