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有龙气

第36章 钱庄

大明有龙气 蜀心 2600 2025-05-04 15:27

  知府大人相召,户房魏典吏很快赶来。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松江知府换了好几个,吏员却还是铁打的在任上。

  “参见大人。”

  “老魏啊,拨给新城港口的三万两银子筹备的如何了?”

  “回大人的话,户房这里……大致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

  松江官场没有不透风的墙,魏典吏已经大致知晓了郑瑄和陈子龙的明争暗斗。

  “嗯,我看这新城之建造,不急于一时之功,你准备一下,把这笔银钱拨到正在修的书院去。”

  “那陈督办那里?”

  魏典吏感觉夹在两端,十分为难。

  “哼!他不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吗?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凭空变出银子来。”

  郑瑄话刚说完,大概是认为三万两银子的缺口对陈子龙来说可能还真的能变出来,于是继续加码。

  “至于新城搬迁的那些商铺,虽然不收商税,但是要加收一项一年过门税和地税。”

  魏典吏在心中暗自盘算,克扣的三万港口道路建设银再加上一年的杂税,总和近五万两银子。

  即使松江合作社的船队出海一趟,货物总值不过十万两银子,利润还不到这趟加征的一半。

  二十鞭,少了五万两银子。

  这鞭子真贵啊……

  郑瑄身为一府之尊,手中掌握了许多权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权和考评之职权。

  他决定给陈子龙和李永年一个下马威。

  “是。”

  魏典吏在府衙做事,得了命令也只能照办。

  港口的三万两银钱的交付日期是在三天后,加征的税收也需要列出条款。

  今日府衙定下的章程,三日后就可以给陈子龙巨大的打击。

  至于李永年,他叫来了刑房的典吏,清查其担任县尉和县令时的不轨行为。

  官大一级压死人,不要说一个小小的知县,就是同知使也得乖乖听从知府号令。

  晚上回家,魏典吏一副愁眉苦脸,总感觉是被郑瑄当了借刀杀人的刀。

  他可是方公的亲信,一旦表态松江官场将会收到别样的信号,和陈子龙积攒的那点善缘也没了。

  “瞧你那个苦瓜样,又是什么事情把你愁的?”

  家中的妻子看到魏典吏的样子,不禁开口问道。

  魏典吏一五一十地说出事情缘由后,被妻子重重地拍了一下肩膀。

  “你傻啊。”

  那妇人放低了声音,“我不懂你们官场上的那些弯弯绕绕,可知府再大,大得过京城那个魏公公吗?”

  “连他都在陈子龙手下吃瘪,我看你不如把消息告诉陈子龙,卖他个人情。”

  后半夜,魏典吏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连夜跑出家门前往陈府。

  刚好是陈所守夜,见到是之前来过的熟人,二话没说先接进来,然后唤醒了陈子龙。

  “户书大人,深夜到访有何要事啊?”

  陈子龙见客之前往脸上泼了两盆冷水,努力让自己转醒。

  “陈大人,郑瑄今日命令我等克扣新城港口拨银三万两,又吩咐加征新城浦江镇商家的商税共计近两万两。”

  这次来找陈子龙就是卖个投名状的意思了,所以对郑瑄连尊称都没有用。

  “魏兄高义!此消息价值千金!”

  陈子龙睡意顿消,紧紧地握住魏典史的手。

  同样都是五万两白银的缺口,早知道两天可完全不一样。

  在这个紧要关头,这个人情他必须承下。

  魏典吏却不居功自傲,寒暄几句就匆匆离去。

  这是吏员淫浸官场的生存之道。

  魏典吏走后,陈子龙没有了睡回笼觉的心思,在房内点了一盏烛火翻看账目。

  他不得不承认,虽然郑瑄先前派郑二虎来试探底线比较愚蠢,但截留银两这招确实打在松江合作社的七寸上。

  为了使韩忠在朝鲜义州调查情报顺利,他批了一大笔银两。

  第二次去朝鲜的货船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出发,但是现银要至少一个月后才能运回。

  而浦江镇新城的修建又是一个销金窟,每天都有固定的花费。

  一时间竟然真的有些周转不过来。

  不过现在一切都还没有事发,说不定可以用这个信息差打一个时间差。

  现在的松江合作社,农业有数十万亩海水稻田,手工业有玻璃工坊和织造坊,商业有海外贸易。

  如果想要将这些看似零散的产业整合起来,非金融业莫属。

  古代版的银行,那就是钱庄了。

  不过一切都要快,赶在松江知府发布通告前完成银钱募集,这才是重中之重。

  赶着破晓的鸡鸣,陈子龙急召众人议事。

  赵峰和表示松江合作社的账目上只剩下一万两白银维持日常开支。

  因为上一次海贸的成果,这次各大家族加上陈子龙一次性就运了价值二十多万两白银的货物,手里都不宽裕。

  “郑瑄平日里看起来斯文,竟然行此出尔反尔,见利忘义之事。”

  顾枢第一时间义愤填膺地说道。

  他和顾家都在浦江镇投入甚多,如果一旦半途而废,银两就全部打了水漂。

  顾家是松江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如果动起真格,还真就未必怕了松江知府。

  “是啊,也就是刚上来的知府,就敢对咱们这些老家伙指手画脚,如果这次让他得逞,还不知道要嚣张到什么地步。”

  “财权在别人手里,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想要反制,我看必须成立江南钱庄。”

  董祖源面露难色,董其昌在上个月已经病死,董家势单力薄,不太愿意和知府相对抗。

  “钱庄?安徽,山西倒是不少,咱们这里没有这种先例,能行吗?”

  “就是要打这个时间差,五万两银子对社里来说不算大事,但郑瑄就是吃定了我们囤积了货物,趁机想让我们屈服。”

  “抓住这个机会,以水晶坊和织造坊为依托,开设江南钱庄,广纳松江银两。”

  陈子龙没有犹豫,坚定地说道。

  “到时候社里各产业相互联通,俱为一体,莫要说五万两,就十万两,二十万两也担得。”

  “我支持。”

  顾枢率先亮起了鲜明的旗帜,引起了大部分人的通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