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陛下,何故谋反!

第33章 豆大亲兵

  一月后。

  “哈哈哈,几位可是让我苦等许久啊!”

  庾湘然热情的接待了几个披甲执器的壮汉。

  “都尉折煞小人了。”其中一位像是带头的虽然肱二头肌异常发达,但表现得却是十分谦卑。

  “快随我进账,”庾湘然欣然拉着几人走进自己的私密空间。

  随后围坐在一起。

  带头的猛士抱拳行礼,说,“豆大将军对于都尉向战之心大为赞赏,所以派我等前来,助都尉一臂之力!”

  庾湘然遥拜西方,正色道,“豆将军真乃国之柱石也!”

  豆卢宁自从平叛氐人固道叛乱后,又涨了一波声威和官势,

  但与之相对的,上面对他的猜忌也更多了些,

  虽然当今的天子并没有完全贯彻曾经天王的举措,但对于非汉族的将领,戒心也是有的。

  一平叛完,这位豆大将军便被召回了长安,说来都是领兵的,他庾湘然心情也不是特别美丽,但一想到“异族”势力得到削弱,他就高兴。

  虽然豆大将军被削弱了,但豆大将军手下的人却不能削,于是他灵机一动,托人给豆卢宁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了他庾湘然对于豆大将军四处平叛四处平功绩的赞赏,并表明自己也想效仿豆大将军的,对周边的不安稳势力,来一个主动出击。

  豆卢宁对此的态度很模糊,但还是很快就给他回了信。并且帮他调来了几个亲卫。

  是的,亲卫,

  庾湘然没想到这个结果。

  豆大将军时刻带在身边的亲卫,其单兵作战能力以及综合军事素质很大程度上是不弱于中低层将领的。

  这让他颇为满意,当然他也在思索豆大将军宁为什么会派自己的亲信来。

  如他先前所想,这个四处平叛的豆大将军大抵是和那些异族有勾结的,不然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一直叛又一直平,平完又叛,

  所以……借帮助自己的缘由把亲信插在自己身边,在关键时刻只需要稍稍的微操,便能令死局便活,死境变生境。

  庾湘然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他也不会拒绝一个增强自己实力的机会。

  看他面前这几个大汉

  一个个又高又壮,弓马娴熟,每一个都可以大大的增强他的实力!

  这让他对于自己接下来的战略操作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随着南方陈霸先逐渐建立起压倒性优势,不难预见,这次由宇宙大将军一手烧出来的乱势大抵是要趋于平稳了。

  南方一平,而旁边的伪齐又在大肆修筑防事,很显然将会有一个和平的时间段。

  对于此,庾湘然是不打算放松对自己军中的训练的,只是若是一天天的无事空驻,是不合乎“国家如今的军制”。

  一旦确定接下来一段时间是和平对峙为主,那他们这支到处支援的军队就会回到后方种地!

  这是庾湘然所不愿的,

  他觉得一支能征善战的强军一定是一直在战斗中,一直在锤炼自己的武艺。

  回家种地?

  种两年地,那战斗力还能行吗?

  南方一旦真的平稳下来,他们被解散的概率就直线上升。

  以庾湘然对自家如今这位“天子”的了解,他大抵是不会主动出击挑起战事的,

  “猛虎之君怎落得守成犬子?”庾湘然暗叹,对自己的偶像“天王”感到痛惜。

  然后继续和几位新来的“中流砥柱”谈心。

  只要他有任务,他的这支军就不会没,

  伪齐不能打,天子怕收不住场,那就只能将目光放在其他“小势力”身上了。

  一直反复无常,在他们边境横跳的

  稽胡就成了他的目标。

  一方面是真的很近,还有就是他可以主动出击,到时候他说是稽胡人反叛,上面也不会深究,当然,前提是他要打赢。

  以他五千之众,打大概率甲士万人规模的稽胡。

  说实话很难,甚至有被歼灭的风险。

  “都尉可知稽胡为何屡剿不灭?”为首壮汉灌了口腰间自带的酒,粗粝的手掌蹭过胡茬说。

  听完庾湘然接下来打算对稽胡动兵,这位来历练的壮汉还是有几分想法的。

  “愿闻其详!”庾湘然回道。

  这便是一个助力了,对于围剿这些人,豆大将军的人那是很有发言权。

  壮汉说,“某在数年前曾随将军在夏州平叛过一次稽胡,当时认真观察过他们的营地——山头连着山头,一个洞套着一个洞,比地鼠还能钻。”

  庾湘然挑眉:“哦?既是如此,豆大将军当时是如何破局的?”

  “断其粮,焚其窑,困其心。”

  壮汉义正言辞,“这些人和我朝平叛军相比最大的困难便是后勤补给,粮草不足。”

  “去年将军剿氐人时,某曾率三十骑绕后烧了他们一处粮仓,结果有一部分跟着氐首作乱的氐人饿得啃树皮,三天就散了伙。”

  “好手段!”庾湘然击掌,示意他继续说。

  同时目光扫过其他几人,

  对于这些助力,他是很想以为己用的。

  所以他希望大家都能发表一下对“稽胡”用兵的看法。

  壮汉用粗粝的手指敲了敲桌案,续道:“其二便是‘焚其窑’——那些稽胡巢穴多藏在险峻山窑里,若只是正面硬攻,纵使能打下一两处,也会被他们拖入群山耗死。

  但当年在夏州,将军命人砍了数百捆浸过桐油的柴薪,堆在山窑北口,又寻了风势顺的日子点火。

  那烟顺着山缝往窑里钻,呛得里头的老弱妇孺先往外逃,精壮汉子为了救人不得不出窑迎战,阵型一乱,我军精兵便能趁机冲散他们。”

  说着,他又灌了口酒,大抵是想起了曾经的峥嵘岁月,

  “至于‘困其心’……”

  壮汉忽然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帐中众人,

  “稽胡看似聚族而居,实则各部落勾心斗角。

  将军当年在离石时,曾暗中给三个大部落送过盐铁——说是‘借道通商’,实则让他们互相猜忌。

  待他们为了抢盐铁大打出手时,我军再以‘平叛安民’之名介入,不过半月便让最强的部落俯首称臣,剩下的要么降,要么逃去了更西边的山地。”

  “妙哉,此三法足矣!”庾湘然爽然一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